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大盘走势&资金动向&盘面分析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少数派投资:“稳稳的幸福”也爆雷,哪里才是投资者最后的港湾?

http://chaguwang.cn  11-23 15:00  查股网新闻中心

  原标题:“稳稳的幸福”也爆雷,哪里才是投资者最后的港湾?(少数派投资)

  来源:少数派投资

  上周,笔者一位朋友向笔者吐槽,说躲过了今年权益资产的下跌,以为理财是“稳稳地幸福”,没想到也能出现“灰犀牛”,一周亏掉半年收益。据方正证券统计,11月以来,理财净值下跌的理财产品占比为34%,明显高于10月的12.5%。

  面对银行理财的回撤原因,有观点认为和宏观上地产、防疫政策引发的市场预期调整相关。对于债市而言,当经济预期出现好转,一方面资金更愿意选择风险类资产进行配置,对于债券的偏好降低;另一方面实体更愿意进行融资,此时资金会从金融体系更多融进实体(信用投放),金融体系内的总资金量会变少,资金利率上升,这两点都会使得债市出现下跌。

  除此之外,微观层面上,投资者行为也是此次理财回撤较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年年初资管新规过渡结束,银行理财强制采用市值法估值,导致债券价格波动及时体现在产品的净值上。同时,购买此类产品的客户对于浮亏的接受度很低。所以,净值大幅波动引发客户恐慌,从而出现“羊群效应”不断恐慌抛售理财产品,使得基金经理不断出售债券满足客户赎回需求,这样就进一步使得债券价格更低,从而进入恶性循环,造成踩踏。

  综合来看,此次债基、理财大幅回撤主要问题是理财的供需双方存在重大的收益预期错位。

  世界上最危险的事情是相信根本没有风险

  事实上,无论是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还是中高风险的权益类产品,投资者在买入时都需要清楚明白投资的潜在风险在哪里,理财经理和投顾也要帮助投资者管理好其收益风险预期。

  资管新规后,理财“刚性兑付”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如果理财经理仍然以“保本”的态度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而不是帮助客户建立净值化后理财净值会出现波动的观念,告知客户债基、理财底仓标的的投资逻辑,那么当“灰犀牛”来临时,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同时,如果我们投资者不懂宏观,对底层资产逻辑无法理解,又不能承受资产的一些波动风险,那么选择货币基金、定活期存款等可能才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世界上最危险的事情就是相信根本没有风险。我们只有在买入前管理好收益风险预期,了解投资的底仓标的的投资逻辑,当极端事件不幸来临时,才能临危不乱,从容面对。

  哪里才是投资者最后的港湾?

  你看到这里可能会想问,那我们现在手中的债基、理财产品是否要卖掉呢?哪里才是我们最后的港湾呢?

  首先,债基和理财产品本来就不是能够短期赚快钱的品种,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配置性的资产。债市是有波动,但是时间拉长是足以平均短期波动,只要底仓债券没有发生信用风险,最终债券投资都能获得预期中的正回报。所以别恐慌,债券是可以用时间换空间,只要我们能熬,在底仓债券不踩雷的前提下,市场行情造成的回撤迟早会回来。

  其次,我们在购买债基和理财产品之前,有一些标准可以参考。在买入债券基金之前,我们要关注基金公司的规模和背景,笔者更倾向于选择背靠银行或者大券商的基金公司,因为规模大的基金公司其风控能力相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要更好,他们可利用的资源也会更多。

  例如本周一某只中短债基金出现单日跌幅12.08%,其基金公司总体管理规模约 269.19亿元,规模较小,同时也没有背靠银行或者大券商,所以我们在购买前要更加谨慎。对于普通投资者,我们可以参考天天基金或者晨星评级的基金评级,辅助我们判断债券基金的潜在风险。

  另外,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11月份的市场出现了股债跷跷板的现象。11月以来,中证全债指数下跌-1.03%,沪深300指数上涨了8.35%。(数据来自Choice,截至2022/11/18)。我们如果去看过去10年,沪深300指数和中证全债(净)指数的年度收益情况,就会发现股债跷跷板效应经常出现的。

  实际上,在金融市场中,极端事件出现的概率风险是一直存在的。那么,我们投资的时候,就不应该把所有的闲钱放在同一品种,无论这个品种是股票还是债券。资产配置才是我们降低风险的首选方式。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能够选择的品种相对较少,可以做到的就是股债均衡配置,对于高净值的专业投资者,还可以考虑商品、期货衍生品以及海外市场等多元资产配置来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在理财净值化转型,取消“保本、刚兑”的今天,我们只有跟上市场发展步伐,进化我们的理财投资认知观念,学习投资的资产底层逻辑,在合理预期中理解净值波动是风险的表现形式,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好多元资产合理配置。

  同时,金融行业是信息高度不对称的,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一员,无论是银行理财经理还是基金投顾,只有在投资上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更有长期的实战经验,始终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帮助投资者不断提高对金融产品的投资认知,做到共生共赢。

  正如那句名言:“投资是认知的变现。”投资者最后的港湾不是别人,而是我们的投资认知能力。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2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