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大盘走势&资金动向&盘面分析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A股上市公司数量破5000,“中字头”掀涨停潮!券商最新解读“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http://chaguwang.cn  11-22 18:27  查股网新闻中心

  每经编辑 王月龙 盖源源    

  11月22日,临近午盘时,A股市场出现罕见一幕,中字头概念股突然集体拉升,中国联通(SH.600050,股价4.08元,市值1298亿元)率先涨停,封单超320万手,中国交建(SH.601800,股价7.8元,市值1261亿元)紧跟着也涨停了。此外,中国移动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国建筑中国核建等纷纷跟涨。

  截至今日收盘,沪指上涨了0.13%,报3088.94点;中字头股票上涨了3.48%。

  截至收盘,中字头股票已有中铁装配中国中冶等10股涨停。中国联通大涨9.97%,报4.08元/股;中成股份大涨10.01%,报11.98元/股;中国交建大涨10.01%,报7.80元/股。

  港股方面,午后中字头股票持续飙升,港股中铝国际(02068.HK)午后走高,股价一度涨超40%。截至发稿时,中国中冶(01618.HK)涨超14%,中国交通建设(01800.HK)涨超10%,中国联通(00762.HK)涨超9%。

  易会满首提“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中金:银行、国企估值有提升空间

  据每经网,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了重磅发言。其中,他提到,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对此,中金公司王汉锋、李求索、黄凯松在11月22日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这在中国资本市场是重要且现实的问题。“我们判断A股的长期估值中枢仍将保持稳定且具备提升空间,同时要关注风险溢价波动。”

  中金公司指出,易会满主席在上市公司结构与估值问题上,讲话中既提及中国资本市场“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覆盖全部行业大类、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上市公司结构”特征,又指出应“深刻认识我们的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从整体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来看,尽管A股国际化程度近年有所提升,但国内资金仍然主导市场定价,A股的估值更多由内部的基本面预期变化、流动性和风险溢价等因素决定。

  中金公司特别强调,结构上来看,当前A股估值并不均衡。未来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积极建设过程中,上市国企和金融板块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中金公司列举统计数据指出,近十年银行及国有上市公司的估值趋势回落,当前已处于历史区间偏低水平,这与近年中国银行业和国有企业的相对有韧性的基本面形成反差。截至2022年11月21日,上市国企和非国企的市盈率TTM估值分别为11倍和34.3倍;其中金融板块的估值更低,当前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5.9倍和0.58倍,市净率估值已处于历史最低状态;上市银行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为4.3倍和0.51倍,股息率高至6.1%。横向对比全球公司,中国的银行及国有上市公司的估值也普遍低于海外可比公司。

  但实际上,从经营层面来看,国有上市公司在2016年以来的盈利增速和盈利能力相比非国企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债务压力问题经历多年国企改革也已基本化解,上市银行盈利增长较为稳健且ROE高于非金融整体,未来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积极建设过程中,投资者有望逐步改善对上市国企和金融板块的价值认知。银行及国有上市企业估值中枢有提升空间。

  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5000家

  总市值超85万亿元

  据央广网报道,11月22日,随着鼎泰高科矩阵股份的上市,A股上市公司正式迎来“5000家”时刻。

  记者了解到,5000家A股上市公司中,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有2153家,占比43%;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有2721家,占比54.5%;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有126家,占比2.5%。

  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加速度不断在加快。上市公司数量从0到1000,从1000到2000,都走了漫长的10年;从2000到3000、3000到4000,分别耗时6年和4年;而4000到5000,仅仅花了2年2个月。

  截至第三季度末,5000家A股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超过380万亿元。截至11月22日,5000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超85万亿元。

  横向比较而言,A股市场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今年前三季沪深交易所IPO筹资额分列全球各交易所第一和第二位,中国A股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

  银保监会: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

  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今天(22日)上午举行的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肖远企表示,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在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上,银行业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肖远企表示,今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印发后,全国各地30多家银保监局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联合地方政府细化了具体落地举措,金融机构积极推出专属产品,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定进展。但新市民金融服务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匹配性,要主动发现新市民金融需求。

  他指出,城市创业人员、新就业白领和快递服务、建筑工人、家政安保等人群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同一群体在不同层次的需求也不一样,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细分客户、细分市场,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同时,新市民流动性强,很多标准化基础金融服务也难以在不同地区均等获得,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账户开立、工资发放以及征信查询等基础标准性金融服务,确保在不同层次之间的一致性、均等性和互认性。此外还要提供特色化金融产品,例如针对创业人员的担保贷款、针对快递和建筑工人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各种保险产品,这些都需要有足够的个性化的设计和安排。

  肖远企还表示,新市民三分之二以上是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和收入受经济周期、所从事工作性质甚至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可能存在更大波动和弹性。例如,在经济上行时,就业容易,收入也较多;经济下行时,就业困难,收入会下降。又如,在北方建筑行业冬天有很长时间不能施工,建筑工人就可能暂时性不能就业,收入会下降,甚至暂时没有新的收入。因此,就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平滑这种波动对其个人和家庭金融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

  金融健康是衡量个人、家庭满足支付短期债务和消费,以及储备长期支出和抵御长期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保持新市民金融健康尤其重要,这是其正常生产生活能及时修复并保持稳定的关键。因此,金融产品在波动曲线的不同时点上最好能灵活调整,与新市民就业和收入弹性较大这一特点相匹配相适应,要努力避免因财务接续可能中断和财务脆弱而使金融健康遭受损害。另外,金融部门也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

  编辑|王月龙 盖源源

  校对|段炼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2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