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市主板1669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情况
范雨露 制图
|
|
◎记者 林淙
截至10月31日,沪市主板1669家上市公司完成三季报披露。2022年前三季度,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23万亿元、净利润3.39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3.27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5%和6%。
随着经济社会活力持续复苏,各领域均显示出加速修复的积极态势,相关沪市主板公司业绩实现稳定增长。从行业看,沪市主板近九成大类行业实现盈利,超三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
其中,实体类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98万亿元、净利润1.62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7%,经营指标优于整体;金融类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25万亿元、净利润1.77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发展势头尤为明显,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增幅分别达14%、15%。
亮眼业绩,辅以新式传播,随着视频直播录播、“云参观”、可视化年报等形式的涌现,更多公司发展情况得以通过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搭建起沟通桥梁。进入三季报披露季以来,沪市主板近200家公司召开或即将召开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证50、上证180等大盘蓝筹权重股公司预计将全部参与。
行业复苏势头明显
在保供稳价政策逐步落地,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等因素的影响下,今年前三季度,沪市主板部分中下游制造业盈利增速回升。
以汽车行业为例,受车辆购置税减半等政策驱动,汽车市场迅速回暖。相关沪市主板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0%、77%。再如,运输设备制造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7%、13%,带动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转正。延续上半年超30%的增速,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消费方面,在“暑期外出热”的带动下,沪市主板住宿和餐饮行业公司第三季度合计实现盈利3亿元,扭转上半年的亏损态势。农副食品加工、饮料制造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46%和16%,较第二季度增幅进一步扩大。批发零售业第三季度同比保持增长,前三季度降幅有所收窄。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也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15%。
伴随用电需求增加,煤炭中长期协议带来的结构性降本,火电行业盈利改善趋势延续,第三季度合计实现盈利26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从上游行业情况看,前三季度,石油、煤炭、有色三大原材料采掘行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5%、73%、43%。
但部分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企业,利润仍然承压。前三季度,沪市主板277家公司出现亏损,占比17%。
龙头公司“舞动”产业链
汇集了大量龙头企业的沪市主板,在引领行业自身成长的同时,也在积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外溢效应。今年前三季度,沪市光伏、汽车、半导体等行业各有亮色。
以光伏行业为例,产业链相关公司前三季度整体收入及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受海外及国内市场装机需求量不断增长影响,上游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前三季度获得超3000亿元大额销售长单,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9%、266%。再如,上中游单晶硅龙头隆基绿能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5%、45%。
汽车行业同样“跑”出加速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等头部车企前三季度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0%和45%,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5%和53%。整车行业“飞驰”,带动上游零部件行业向前。受汽车终端需求企稳影响,前三季度,福耀玻璃净利润同比增长50%,均胜电子净利润同比增幅超600%。
与此同时,光伏、汽车等行业的外溢效应激活了更大的增量市场,半导体相关细分应用领域呈现产销两旺。如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第三季度汽车领域收入占比达50%,带动公司半导体业务同期收入、净利润分别实现环比增长8%、16%。斯达半导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由上半年的47%提升至51%。
绿色科技推动创新发展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沪市主板绿色产业布局初具规模,覆盖从上游原材料、中游设备制造到下游应用系统环节。
一方面,能源结构加速调整带动下游新能源发电企业装机容量稳步提升,沪市主要电力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完成风电、水电、光伏发电量约2279亿千瓦时、1131亿千瓦时、370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长10%、55%、71%。反映在盈利增速上,风电、水电、光伏等清洁发电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25%、9%、22%。另一方面,下游发电需求增长带动产业链上游装备制造行业业绩迅速攀升,风电设备、光伏设备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123%。
火电等传统能源企业加强新能源投产力度,积极拥抱转型变革。如上海电力打造规模化清洁能源大基地,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于三季度末已达793万千瓦,较五年前增长238%。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是绿色科技创新的动力。沪市主板实体公司前三季度合计研发支出约4634亿元,同比增长15%。此外,绿色金融也为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活水”。前三季度,上交所债券市场新增发行64只绿色公司债券,募资规模合计671亿元,用于绿色产业项目投资及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