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宏观动态
结构分化,温和复苏
——宏观经济现状与四季度展望
前三季度,国内经济曲折弱复苏,低于预期,结构分化明显。前三季度,疫情反复下生产端的工业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等政策支撑下表现尚可,服务业运行仍显艰难,1-8月仍是零增长。需求端没有合力,出口在外需支撑下仍保持较高增速。稳增长一揽子政策逐步落地,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体现出韧性。而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仍差,尤其三线城市下行更甚,保交楼压力增加下房地产企业新增投资增速加快回落。居民消费总体疲软,就业形势尤其是青年群体压力仍大。工业品价格涨幅持续回落,消费者物价水平呈上行趋势,央行对通胀的关注度也有提升,但当前通胀水平仍温和可控,处于年度目标之内,短期仍未对宏观决策带来制约,央行核心目标仍是稳增长。金融数据在市场主体信心不强及房地产收缩的拖累下,长期和短期贷款、企业和居民贷款表现分化。土地相关的财政收入下滑也较大。
展望四季度,中国经济总体复苏的态势不变,但复苏温和,过程可能一波三折,动力在基建和地产。延续复苏的关键动力来自投资,一方面是基建投资的进一步发力,9月中下旬第二批3000亿元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完成投放,各商业银行正进一步加大相关项目配套融资力度,同时5000亿元地方专项债额度主要在10月发行,因此四季度基建会进入新一轮投资、施工共振走强的阶段,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另一方面是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有望收窄,LPR和公积金利率下调、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放松、保交楼全国性纾困基金启动,均将推动居民购房信心和需求回升。同时央行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在销售和融资的改善下,房企开发资金来源改善也将向投资传导。投资的提振和房地产市场的边际回暖也将支撑工业生产平稳,推动建筑业加快增长,带动服务业进一步复苏(尤其是房地产相关服务业降幅收窄)。另外三季度因高温气候导致的用能制约因素有所缓解,也将有利于经济增长修复。复苏较弱的原因则在于需求端难以形成合力,消费、出口领域预计将偏弱运行。
综合来看,预计四季度我国GDP增速中枢小幅上行至4.3%,比三季度预期增速4.1%消费改善0.2个百分点。全年GDP增速则预计在3.4%左右,这是在超预期疫情的冲击下和不大水漫灌的政策选择下,实事求是的最好结果,且仍将明显领先于世界经济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
风险提示:疫情反弹,外部形势恶化。
一、前三季度经济回顾:结构分化,合力不足
前三季度,国内经济曲折弱复苏,恢复低于预期,结构分化明显。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相对平稳,4月份受超预期疫情冲击下经济明显回落,5月以来疫情对经济活动掣肘相比逐步减弱,因此经济也逐步自底部修复,但多重因素扰动下,恢复低于预期,且各领域分化明显。
疫情反复下生产端的工业在政策支撑下表现尚可,服务业运行仍显艰难。需求端没有合力,出口在外需支撑下仍保持较高增速。稳增长一揽子政策逐步落地,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体现出韧性。而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仍差,尤其三线城市下行更甚,保交楼压力增加下房地产企业新增投资增速加快回落。居民消费总体疲软,就业形势尤其是青年群体压力仍大。工业品价格涨幅持续回落,消费者物价水平呈上行趋势,央行对通胀的关注度也有提升,但当前通胀水平仍温和可控,处于年度目标之内,短期仍未对宏观决策带来制约,央行核心目标仍是稳增长。金融数据在市场主体信心不强及房地产收缩的拖累下,长期和短期贷款、企业和居民贷款表现分化。土地相关的财政收入下滑也较大。
(一)生产:工业相对稳健,服务业运行艰难
工业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撑下,运行相对稳健。1-8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达到3.6%,8月单月达到4.2%。工业生产总体稳健,既有出口旺盛带动工业需求的原因,也有政府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支撑供需两端的影响,其中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对工业企业复产复工发挥了重要效能。结构上,在能源安全重视度提升背景下,采矿业增速最高,1-8月达到8.7%,公用事业增速也较快,达到6%,制造业分化明显,高技术产业累计同比增长8.4%,而非金属矿物业、家具制造业受房地产拖累下滑幅度相对较大。
服务业在疫情反复和房地产拖累下,运行仍显艰难。1-8月服务业指数累计同比增长0%,仍未转正,8月单月也仅增长1.8%,复苏仍显发力,远落后于工业。主要疫情反复,服务业稳步复苏基础不牢,同时地产服务业回落加快,对服务业整体增速拖累也在加大,统计局曾表示7月单月房地产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0.8%,仅房地产业就下拉服务业生产指数1.7个百分点。
(二)需求:出口强劲,投资支撑,消费疲弱
出口旺盛拉动经济明显,投资发挥积极支撑,消费仍显疲弱。1-8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长13.5%,是三大需求中增速最快的领域,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同比增长5.8%,高于去年全年水平,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仅增长0.5%,相比去年大幅回落。上半年,得益于我国完整产业链优势和强大的生产供应能力,净出口对GDP贡献率最大,达到35.8%;资本形成贡献相比去年也有提升,达到32.1%,主要是由于政府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比去年大幅走弱,一方面是疫情冲击消费场景,另一方面则是居民收入、就业、预期均有转弱。
投资结构中,基建、制造业强劲,地产持续走弱。1-8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同比增长5.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为-7.4%,且逐月下行,是投资的主要托累项,一方面行业仍处于景气度下行期,另一方面三季度断供危机发酵,企业保交楼压力增加,调动资源保障竣工加快落地,新增投资积极性较低;制造业投资仍保持强劲,同比增速为10%,一方面受益于产业升级带动,另一方面政府对设备、技改投资加大奖补政策力度也形成拉力;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在政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同比增速达到8.3%。
消费结构中,必选增速稳健,可选尤其地产后周期品类下滑较大。药品、粮油食品、办公用品等必选品由于抗周期属性增速相对较高,石油及制品在油价上涨带动下增速最高。而其余可选品消费在经济走弱下回落较多,尤其地产后周期的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下滑最大。
(三)就业:青年群体就业压力最为凸显
失业率总体回落,青年群体就业压力仍大。截至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6月回落0.2个百分点;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3%,比6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且处于近年同期较低水平,这与经济有所改善以及政府加大各类稳岗支持政策力度相关;16-24岁人口失业率18.7%,比6月回落0.6个百分点,虽然有所降低,但仍远高于近年同期水平,青年群体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这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毕业生数量较高,根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预计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比2021年增长167万人,增幅高于往年;另一方面,疫情反复,经济不景气,市场主体发展预期不稳、信心转弱,扩张和招聘新生意愿不足。7月28日政治局会议也强调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各部门对企事业单位吸纳青年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四)企业:小型、下游企业压力更大
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大型与小型企业分化加大。从PMI数据看,大企业PMI持续高于小企业,小型企业PMI各月均低于50%的枯荣线,持续位于收缩区间。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来看,限额以上企业社零增速与整体社零增速差距持续扩大,大企业产品、渠道、抗风险能力等优势更为凸显。
从整个工业企业上中下游的盈利来看,上游盈利增长最为明显,中下游弱势中分化。大宗商品尤其能源价格相比去年同期走高带动上游盈利增速高增长,从三大工业看,1-8月采矿业利润累计增长88.1%,而制造业、工用事业利润累计增速为-13.4%、-4.9%。从具体行业来看,煤炭开采业利润增长11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增长11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增长44%,其他采矿业利润增长50%。而多数加工业、水电气热等产业利润均下滑。
(五)物价:CPI温和上行,PPI连续回落
全球经济放缓,交易衰退预期升温,PPI回落明显。8月PPI同比增长2.3%,比年初回落6.8个百分点,主要是海外高通胀形势下各国央行普遍进入加息周期,随着利率持续攀升及鹰派信号不断释放,负反馈效应逐步显现,市场对全球经济进入衰退的预期不断升温,原油、有色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叠加去年基数不断走高,带动我国PPI同比不断下行。
需求不旺下CPI涨幅低于预期。8月CPI同比增长2.5%,比年初走高1.6个百分点,其中7月在猪肉价格大涨的带动下CPI曾达到2.7%,但三季度CPI还是均低于预期,往年三季度是消费旺季,而今年大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涨幅疲弱,尤其房租CPI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经济偏弱下涨幅相比往年偏弱明显,拖累服务价格较多。
(六)房地产:不同能级城市持续分化
三线城市从销量、价格上都显著弱于一二线城市。从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看,1-8月一线城市下滑24.4%,二线城市下滑28.6%,而三线城市大幅下滑40.1%。从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看,2022年8月相比2021年12月,一线城市价格累计上涨2.9%,且涨幅逐月扩大,二线城市价格基本持平,微降0.2%,而三线城市价格持续走低,累计下降2.6%。
(七)金融:居民和长期贷款走弱
企业和居民预期减弱,房地产下行拖累下,居民和长期贷款走弱。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超预期冲击因素增多,疫情扰动比去年加大,俄乌冲突加剧地缘风险,企业预期转弱,长期贷款需求不足。而房地产行业基本面仍在走弱,企业债务违约、停工和断供现象对居民预期造成不利影响,居民购房积极性下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严格管控。多重因素影响下,信贷结构分化,金融机构中贷款余额增速不断回落,而短期贷款余额增速走升。从企业和居民部门看,由于居民购房需求下降,叠加消费意愿减低,居民信贷萎缩较多,1-8月居民贷款同比少增2.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少增5219亿元,长期贷款22789亿元。
(八)财政:涉房税收和出让收入下滑明显
房地产市场预冷,房地产相关税收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较大。公共预算方面,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收入13.80万亿元,同比增长-8%,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公共预算在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背景下仍算稳健。其中,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契税389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7%,土地增值税467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9%,下滑较多;在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下,相关税收175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5%,也拖累了税收收入;但地方多渠道盘活资产的背景下,非税收入增长发挥了缓冲作用。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1-8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4.00万亿元,同比增长-25.5%,主要是土地财政拖累明显,其中1-8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37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5%。
二、四季度经济展望:温和复苏,动力在基建地产
年内中国经济总体复苏的态势不变,但复苏力度弱,过程可能一波三折。延续复苏的关键动力来自投资,一方面是基建投资的进一步发力,另一方面是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有望收窄。投资的提振和房地产市场的边际回暖也将支撑工业生产平稳,推动建筑业加快增长,带动服务业进一步复苏(尤其是房地产相关服务业降幅收窄)。另外三季度因高温气候导致的用能制约因素有所缓解,也将有利于经济增长修复。
基建方面,8月下旬,第一批3000亿元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完成投放,9月中下旬,第二批3000亿元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完成投放,各商业银行正进一步加大相关项目配套融资力度。同时,5000亿元地方专项债额度主要在10月发行,四季度落地。因此四季度基建会进入新一轮投资、施工共振走强的阶段,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此外,此前国常会就提到视情况再度增加政策性金融性工具额度,此外专项债限额仍有近万亿剩余空间未动用,基建发力仍存在增量政策空间。
地产方面,在保交楼政策推动下,房地产竣工开始明显改善,居民购房信心也相应回暖。此外,随着8月以来LPR 5年期调降15BP,2000亿元保交楼全国性纾困基金启动,9月以来央行、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15BP,居民预期进一步改善,积极性也有提升,30大中城市7、8、9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为-33%、-18.7%、-13.5%,降幅逐步收窄。同时,央行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8月以来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增速已明显改善,另据媒体报道,9月底监管机构要求多家大行年内各新增至少1000亿元房地产融资。销售的改善和融资支持的加强,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和投资能力有望改善,同时由于基数走低,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也将有收窄。
复苏较弱的原因则在于需求端难以形成合力,仍有偏弱运行的领域。一是出口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上半年处于加息上半场,全球经济在美国等地区的带动下仍有一定韧性,但随着主要经济体持续推动激进的加息进程,利率不断抬升,资产价格不断下跌,其需求受到的反噬已开始初漏端倪。8月我国出口明显下滑,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快速回落,据证券时报报道,东南亚出口企业订单也开始锐减,种种迹象均指向欧美需求开始出现快速下滑势头。而当前海外通胀仍在数十年高位,美联储、欧央行鹰派态度不见,加息进程远未结束,未来只有通过持续加息至出现衰退的局面来压制需求,才有望控制本轮世纪通胀,因此四季度海外经济将继续走弱,拖累我国出口。二是国内消费增速预计难有改善,主要是去年四季度在德尔塔冲击之后,消费迎来阶段性复苏期,导致基数较高。此外,虽然疫情大幅反弹概率减低,但可能仍会有反复,制约消费修复。
综合来看,预计四季度我国GDP增速中枢小幅上行至4.3%,比三季度预期增速4.1%消费改善0.2个百分点。全年GDP增速则预计在3.4%左右,这是在超预期疫情的冲击下和不大水漫灌的政策选择下,实事求是的最好结果,且仍将明显领先于世界经济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
国内通胀数据仍疲弱,不会成为主要矛盾。展望年内剩余月份,PPI中枢预计进一步降低,一方面是基数走高的影响,另一方面全球经济走弱下,大宗商品价格预计易跌难涨。而CPI在9月有望在季节性因素和低基数效应的影响下有所回升,甚至达到3%,但四季度大概率再度下行,CPI数据阶段性触碰3%也并不会制约央行的政策决策。
风险提示:疫情反弹,外部形势恶化。
分析师介绍 黄文涛:经济学博士,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负责人,宏观经济与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公司投委会委员,10余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多年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保险资管协会、Wind等最佳分析师获奖者,2016年“新财富”固定收益组第一名。
王泽选:宏观分析师,主要负责宏观经济跟踪、通胀、数据预测、消费、人口研究,2019年查股金麒麟新锐分析师,2019、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