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安策略丨周观点】地产扰动无需悲观,风险偏好有待提升
来源:小霞的策略研究
市场观点:地产扰动不改复苏态势,无需悲观,风险偏好有待提升
7月第2周市场仍缺乏明确行业主线,“停贷潮”对金融风格冲击明显,北向资金加速出逃银行板块。政策齐发力下二季度GDP增速小幅为正,宏观流动性仍维持合理充裕,增长态势整体向好。
近期地产“停贷”事件,引发市场尤其是行业层面巨幅波动,我们认为有过度反应,该事件仅为扰动,不会改变复苏整体态势,无需过度悲观。一是“停贷”涉及楼盘的销售、投资等数据早已在过去的数据中有反映,不会进一步拖累数据。二是对于居民购房预期的边际影响亦有限。对于民营地产楼盘的谨慎自2021年恒大暴雷以后就有反映,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随着世贸、融创等头部企业的陆续暴雷,居民对民营地产企业楼盘的销售本身就已经持较大存疑态度,本次“停贷”事件带来的对销售预期的新增影响有限。三是反而因为“停贷”事件,中央层面已全面关注和加强督导,地方层面会进一步高度重视,若过去保交楼重点还更多倾向于恒大楼盘,此次事件发酵,让各地方政府进一步重视辖区内所有楼盘动态,因此未来新增停工楼盘的概率大大降低。因此基于以上三点考虑,无需过度担忧,本次“停贷”风波应该会比较快的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继续扩散的概率较低。对整个增长的新增冲击有限。
但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前,预期层面的确存在较多扰动,风险偏好很难有抬升:一是“停贷潮”如何演绎以及政策端如何“保交楼”;二是中央层面对今年稳增长目标及其政策基调表述;三是美国CPI“爆表”后美联储政策路径以及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对市场冲击。
行业配置:继续把握地产链、疫后修复配置机会,成长主线估值业绩匹配压力值得重点关注
7月第2周,从风格及行业表现来看,仅有成长风格中的电力设备与通信维持正增长,表现绝对占优。其余风格均表现弱势,其中金融风格中的银行、地产跌幅较大。展望7月第3周,随着6月社零增速转正、出口高景气延续、投资发力,二季度经济底部基本确认,看好投资、消费端支撑三季度经济显著回升。在此背景下,继续关注短期“停贷”事件过度反应、中长期基本面修复预期未变下的地产链条,以及伴随以后修复前期受压制明显的食品饮料。对于成长风格,中长期我们依然看好成长主线行业占优行情,但短期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增进一步增强、成交占比接近历史高位影响,成长反弹已连续放缓。在成长业绩估值匹配压力尚未充分缓解前,其后续反弹力度有待观察。具体而言:1)中长期基本面反转预期不变,“停贷”事件过度反应给予地产链调配置机会。地产下游继续看好政策催化下的汽车、家电景气持续回暖以及家居领域相关机会;地产上游关注投资端发力下,水泥、玻璃、钢铁等建材,尤其是水泥补涨机会;以及中长期受益于“景气改善+政策放松”,但短期受情绪过度影响的地产开发、服务商。2)继续看好前期压制明显,疫后修复有望延续的主线。需求具备韧性、景气维持阶段性高位、估值不高的食品饮料仍可积极配置。
风险提示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发展超预期;俄乌地缘冲突风险外溢;美联储加息的不确定性增强;中美关系超预期恶化等。
目录
正文
1
市场观点:地产扰动不改复苏态势,无需悲观,风险偏好有待提升
7月第2周市场仍缺乏明确行业主线,“停贷潮”对金融风格冲击明显,北向资金加速出逃银行板块。政策齐发力下二季度GDP增速小幅为正,宏观流动性仍维持合理充裕,增长态势整体向好。近期地产“停贷”事件,引发市场尤其是行业层面巨幅波动,我们认为有过度反应,该事件仅为扰动,不会改变复苏整体态势,无需过度悲观:一是“停贷”涉及楼盘的销售、投资等数据早已在过去的数据中有反映,不会进一步拖累数据;二是对于居民购房预期的边际影响亦有限。对于民营地产楼盘的谨慎自2021年恒大暴雷以后就有反映,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随着世贸、融创等头部企业的陆续暴雷,居民对民营地产企业楼盘的销售本身就已经持较大存疑态度,本次“停贷”事件带来的对销售预期的新增影响有限;三是反而因为“停贷”事件,中央层面已全面关注和加强督导,地方层面会进一步高度重视,若过去保交楼重点还更多倾向于恒大楼盘,此次事件发酵,让各地方政府进一步重视辖区内所有楼盘动态,因此未来新增停工楼盘的概率大大降低。因此基于以上三点考虑,无需过度担忧,本次“停贷”风波应该会比较快的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继续扩散的概率较低。对整个增长的新增冲击有限。
但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前,预期层面的确存在较多扰动,风险偏好很难有抬升:一是“停贷潮”如何演绎以及政策端如何“保交楼”;二是中央层面对今年稳增长目标及其政策基调表述;三是美国CPI“爆表”后美联储政策路径以及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对市场冲击。
因此,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中长期基本面反转预期不变,关注“停贷潮”过度反应给予地产链调配置机会。地产下游继续看好政策催化下的汽车、家电、家居;地产上游关注水泥、玻璃、钢铁等建材,尤其是水泥补涨机会;以及中长期受益于“景气改善+政策放松”,但短期受情绪过度影响的地产开发、服务商。二是短期可继续关注前期压制明显,疫后还存在修复空间的消费主线,重点关注需求具备韧性、景气维持阶段性高位、估值不高的食品饮料。三是成长主线,短期面临估值与业绩匹配的风险,可适度规避,中期依旧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1.1 稳增长“症结”仍在地产
政策齐发力下二季度GDP增速小幅为正,稳增长“症结”仍在地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二季度经济数据整体符合预期,二季度GDP增速小幅为正(0.4%),在4、5月份数据整体走弱的情况下仍能实现二季度经济正增长,意味着各地疫情步入尾声、政策重心从防疫转到稳增长取得了显著效果,全年经济底部已经确认,Q3、Q4有望政策继续发力实现6%以上增速。但从当前结构数据来看,基建发挥了增长“压舱石”作用,出口强势略超预期,商品消费复苏态势较好,稳增长“症结”仍然集中在房地产,因此下半年除财政增量政策之外,仍需重点关注房地产政策调整与优化。
商品消费复苏态势较好,地产下游消费、服务类消费需要经济深层次修复。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8万亿元,同比上涨3.1%,增速由4、5月负增长转正。随着疫情步入尾声,各地促消费政策陆续落地,尤其是汽车消费回暖,支撑社零增速回正。对于7月,我们认为消费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地产下游消费、服务类消费需要经济深层次修复。①可选消费品同比增速大幅回暖。除粮油、食品类(9.0%)、饮料类(1.9%)受前期疫情囤货影响同比增速略有下降,典型可选消费品增速均由负转正,尤其是服装鞋帽类(1.2%)、化妆品类(8.1%)、金银珠宝类(8.1%)、文化办公用品类(8.9%)。购置税减半等各类刺激政策下,汽车类消费是本月复苏的亮点,6月份同比增速13.9%,较上月提高29.9个百分点。②地产下游消费明显走弱,回升还需要地产销售企稳。典型地产下游消费中,仅有刺激政策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了3.2%的小幅正增长,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分别下降6.6%和4.9%。短期来看,新房和二手房交易仍维持弱势,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地产下游消费仍需要地产乃至经济全面回暖。③服务类消费复苏仍不宜过度乐观。6月餐饮收入同比仍下降4%,7月各地疫情零星偶发,部分地区防疫措施趋严,都制约服务类消费复苏。服务类消费作为典型的可选消费,全面复苏还依赖于居民收入回暖,而6月公布的二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仅增长3%,较一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发挥二季度增长“压舱石”作用,基建发力作用突出。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6.1%,较5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为10.4%,增速小幅收窄但维持较高景气;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基建投资增速7.1%,较上月提高0.4%;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5.4%,较上月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二季度在社零同比-4.6%的情况下,投资端对冲消费下行影响推动GDP实现正增长,“压舱石”作用凸显,但后续地产对于三季度经济增长的拖累更加明显。分项来看,出口高景气、CPI-PPI剪刀差持续收窄继续支撑制造业投资增速平稳回落;基建投资前期受疫情对开工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下半年发力可期;房地产数据进一步恶化,三季度对投资端拖累更加明显。
竣工数据大幅走弱预示房地产企业现金流仍偏紧,地产企稳还需更多政策托底。6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4%,降幅较5月扩大1.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分项数据仍为负增长,其中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20.8%和18.3%,降幅收窄超10个百分点,但新开工面积降幅(-45.1%)、竣工面积(-40.7%)降幅仍在继续扩大。我们认为,房地产投资增速预计三季度下行压力不减,还需要更多政策托底。①竣工数据大幅走弱预示房地产企业现金流仍偏紧。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竣工对于获取预售监管资金、进行销售回款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偏弱、但竣工意愿依然偏强,因此竣工面积同比增速年内仍在持续下行,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前期可通过竣工加快回款的项目潜力已经基本释放,而其现金流难以支撑剩余项目竣工。这与近期业主“停贷”公告显示的房地产企业项目(已预售项目)停工相佐证。②6月房地产销售脉冲式回暖步入尾声,地产需求仍不乐观。6月份70个大中型城市二手房、新房价格环比分别为-0.2%和-0.1%,降幅有所收窄但环比仍在下行。在房价企稳之前,居民端观望情绪依然浓厚。7月第二周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降幅仍在-44.27%,意味着6月脉冲式销售回暖已经结束。在销售端回暖乏力、地产企业现金流紧张大背景下,地产仍需要更多政策托底。考虑到三季度通常为销售淡季,我们认为地产回暖最快出现在四季度。
工业增加值继续上行,上游保供态势明显。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较5月扩大3.2个百分点。季调后,6月环比增长0.8%,弱于PMI修复程度,预示着生产端已完成修复。从三大门类来看,上游价格高企带动采矿业增速达8.7%;制造业和电气水生产供应业增同比增速分别为3.3%和3.4%。较5月份改善超过3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方面:①建筑类工业品产量有所回升,地产大幅下行下,基建对冲作用明显。6月粗钢、钢材产量同比分别为下降3.3%和2.3%,降幅与上月持平。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2.9%,降幅收窄4.1个百分点。在地产新开工同比下降超40%的情况下,钢材产量仅下降3%左右,表明基建对冲作用明显。②汽车产量明显恢复。6月汽车产量同比上涨26.8%,增速由负转正。③煤炭保供态势延续,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5.3%,高于同期发电量增速1.5%。
出口强势超预期,下半年增速大概率平稳回落。6月出口额33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增速较上月提升1个百分点。我们认为,随着疫情期间订单加速交付,短期内支撑出口强势因素难以延续,增速回落风险将逐步显现。考虑到3-4月疫情对国内物流扰动、部分货物出口受到阻断,5月中下旬物流恢复后才发往海外买方支撑5月出口回暖,而3-4月未完成订单在6月份全面复工复产后加快交付,可能是6月出口维持强势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商品分项增速上,箱包(47.14%)、鞋靴(45.54%)、服装(19.1%)出口增速仍维持较高水平对出口贡献较大。但难以快速赶制订单的汽车及底盘,6月增速则回落至21.18%,反映出增速自然下行的态势。同时,人民币汇率较一季度贬值后维持稳定,使得出口价格竞争力有所抬升,也对出口形成了一定刺激作用。随着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临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风险进一步加剧,美国、欧盟PMI均较上月较大幅度下行,东盟制造业PMI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至53%,外需仍难言乐观。因此,前期订单逐步交付、外需不振叠加下半年出口高基数效应,出口增速回落风险将逐步显现。
6月信贷数据持续回暖,居民部门偏弱的结构性问题仍存,7月仍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调整政策利率可能性偏低。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7409亿,社融存量同比达10.8%,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总量数据延续回暖。分项看:①企业贷款新增22116亿元,同比多增7994亿元。企业票据同比多增796亿元,票据冲量现象有所缓解,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多增3815亿元,连续两个月多增超过3000亿元,表明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有所改善。②居民端新增贷款848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4167亿元,比去年同期仅少增989亿元,与6月房地产销售明显改善相对应。③“专项债上半年发行完毕”下政府债券融资明显发力,新增政府债券815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158亿元。总的看,6月社融存量(10.8%)和M2(11.4%)同比继续扩张,表明货币政策总量仍然维持合理充裕。6月份属于疫情尾声,7月仍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预计短期内总量政策加码可能性较低,海外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对国内宽松掣肘增强,7月调整政策利率可能性偏低。
1.2 风险偏好进入波动期,等待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
经济数据公布后,市场的核心关注点在于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7月中旬二季度和6月份经济数据公布,从二季度经济数据看:经济增长速度0.4%较差,拖累全年经济增长;从6月份经济数据看:经济正从4、5月的疫情中恢复,恢复速度较好。整体而言,二季度和6月份经济数据基本均符合市场预期。符合预期的数据披露后,进入到7月下旬,市场的核心关注点将集中在月底左右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定调上,其中备受关注或者市场讨论的焦点在于决策层对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态度以及如何实现其定调。站在我们的角度,尽管更加偏向于认为决策层仍会至少坚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态度。但另外一种更加谨慎的声音认为,假如实现预期5.5%的增长目标,下半年经济增速将达到8%以上,哪怕实现5%的增长目标,下半年经济增长也需要达到7.1%以上。在下半年疫情面临不确定性,出口面临外需压力的情况下,都将是非常难以实现的目标。两种声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定调出来之前,很难实现统一,因此这决定了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前,市场风险偏好更多将在两种声音的拉扯下以波动为主,缺乏有效提振的条件。
停工断贷的传染性风险受控有限,市场或许存在过度反应。本周后半周因部分房地产项目停施工,导致交房时间大幅延后,为此购房者选择断贷进行抗议,此事件发生后很短时间内全国有类似情况的购房者纷纷效仿,一时之间使得市场担忧停工断贷事件风险扩散,甚至出现更大面积的因为各种原因断贷的情形,这将对房地产市场、银行系统甚至对整个经济体系形成巨大冲击,最终A股在本周后半周尤其是周五出现了大跌,相关板块如地产、银行、建材等跌幅靠前。然而我们认为投资者所担忧的扩散性风险有限且已经明显受控,市场可能已经因为风险过度担忧而过度反应。原因在于在本次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很快就关注并推动解决该项民生事件,实际上涉及到普遍百姓的民生事件一旦形成舆论发酵,监管部门总是会非常迅速且重视的推动问题解决,本次也不例外。银保监回应称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等个贷主要业务的银行纷纷发布公告称停工断贷规模有限,占比非常小;部分地区如西安住建部门也采取措施推动停工断贷问题解决;多个涉及停工断贷的楼盘已经重新复工;多家房地产企业表态重视停贷问题,协调各方资源尽到“保交付”责任等,事件已经往好的方向在发展和改善,扩散性风险可控,该事件也只是再次反应出房企压力大的现实,并没有到雪上加霜的地步。
美国6月CPI数据继续超预期飙升创新高,给美国经济衰退带来更大的担忧和挑战,美国经济衰退担忧下半年也将不时来袭。7月13日美国公布6月CPI数据,录得9.1%,续创本轮通胀压力新高,同时明显高于前值8.6%和预期值8.8%。压力继续猛增的美国通胀压力基本上注定在7月28日美联储的议息会议上加息75bp以上已经板上钉钉,此举也将带来更大的美国经济压力和衰退担忧,同时也是对美股市场形成了更大的压力。上半年加息超预期是美股市场弱势的关键原因,则下半年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将成为美股宽幅弱势波动的最重要因素,当前美国经济已经在反应大幅度快节奏加息带来的下拉压力,因此当美联储继续这一行为后市场更多的反馈将在经济压力上,而非如上半年在加息超预期上。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和美联储加息的关联性将进一步增强。
1.3 结构性工具进程加快、微观流动性转弱
货币政策首要任务为支撑经济,短期合理充裕基调延续,需关注预期变化;微观流动性转弱。经济复苏弹性弱于预期因而资金支持不变。风险事件及税期临近或将加大短期利率波动,长端利率回升速度将慢于预期。成交额缩量,北上出逃银行,预计短期微观流动性延续边际转弱。
合理充裕下结构性货币工具进程再加快,需关注对流动性预期的变化。当前经济数据显示复苏进度慢于预期,因而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仍是稳定支持经济。二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央行再次强调“后续要合理搭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巩固经济恢复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此外央行也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当前已较为丰富和完善,今年央行出台三项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科技创新再货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货款试点和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三项新工具按季发放并且将于7月首次申请。预计随三项新工具的推进,重点领域的复苏节奏将加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①央行在发布会上提出“DR007目前在1.6%左右,低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流动性保持在较合理充裕还略微偏多的水平上。”虽然受制于经济复苏的速度,流动性合理充裕状态仍将延续,但这一表述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后续市场流动性的预期有所转变;②上半年央行上缴结存利润已达9000亿元,距离1万亿目标已近,后续因央行上缴利润对流动性的支撑转弱;③7月缴税日期临近、地产停贷及部分地区村镇银行事件发酵,短期流动性波动或增大。7月预计LPR报价利率保持不变。
2022年6月社融回升略超预期,信贷总量和结构均回暖。重点关注信贷强势能否持续。货币需求方面:社融存量增速10.8%,比5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上涨幅度略超市场预期。结构上支撑主要来自于信贷和政府债券。6月社融新增51733亿元,同比多增14716亿元。6月政府债券融资16184亿元,同比多增8676亿元。6月企业债券融资2495亿元,同比减少1432亿元。非标三项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当月值分别为-380亿元、-828亿元和1065亿元,同比均处于多增,分别多增94亿元、218亿元及1286亿元,主要来自于非标监管压力下降。信贷方面总量及结构均有改善,主要来自于5月23日货币信贷形势分析电视会议后宽信用政策引导。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249亿元(社融口径),同比多增6366亿元。支撑主要来自于企业贷款,当月值为22116亿元,同比多增7525亿元,票据融资、短贷和中长贷当月值分别为796亿元、6909亿元和14497亿元,同比分别为-1951亿元、3815亿元和6130亿元。票据冲量现象缓解,并且代表企业资本开支的中长期贷款无论是总量还是占比均有上升。但居民端的回暖预计仍需时间。居民贷款当月值8482亿元,同比为-203亿元,其中拖累主要来自于中长贷。居民短贷及中长贷当月值分别为4282亿元和4167亿元,同比分别为782亿元和-989亿元。当前地产景气弱势仍对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有较强的压制。后续来看,7月社融预计小幅回落。其一往年7月社融新增规模存在季节性回落;其二今年上半年政府债券中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已基本发行完毕,因而7月的逆周期支持减弱;其三今年社融的波动增大,5、6月社融的大幅上升包含疫后需求的集中爆发,但后续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需要重点关注7月信贷回暖能否持续。货币供给方面:6月M2同比为11.4%,较5月的11.1%环比上升。M1同比则上行至5.8%。M2环比延续上升则来自于银行通过信贷投放和政府债券发行,银行对非金融部门和政府的债权扩张。M1的环比上升与6月地产销售和居民消费的修复相关。此外,6月M2-M1“剪刀差”收窄,经济活跃度有所提升,但当前水平仍处历史高位。财政存款、居民存款、企业存款以及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当月新增分别为-4367亿元、24739亿元、29310亿元和-5515亿元,同比多增分别为-365亿元、2411亿元、4588亿元和-2617亿元,财政支出加快,居民、企业存款同比多增较5月减少,意味着居民消费和企业生产节奏加快。
再融资债券发行占比增加,后续发债规模预计上升。7月11日-15日地方债发行569.44亿元,均为再融资债券。7月18日-22日地方债预计将发行941.67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224.74亿元,新增专项债193.76亿元,再融资债券523.17亿元。再融资债券在总发行规模中的占比增多,后续短期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小幅上升。
短端利率预计波动增大,长端利率上升速度更加缓慢。长端利率近期持续回落,主要来自于:①6月社融数据公布后债券市场演绎“利空出尽即是利多”,叠加经济数据显示复苏不及预期,长端利率下行支撑增强;②地产停贷事件发酵,长端利率受此带动而下行。短端利率近期则延续低位震荡。我们认为后续长端利率的上行将较市场预期更为缓慢。短端利率将在7月缴税大月的影响下波动增加,预计价格将小幅抬升,但受制于经济复苏节奏较预期更为缓慢,政策仍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短端利率低位支撑仍在。
成交额围绕万亿有所缩量,北上资金出逃银行,微观流动性中性偏弱。成交额近期开始缩量的,但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上升。北上资金转为净流出,主要来源于一是国内数据显示经济复苏较缓;二是美高通胀进一步抬升,7月加息75BP甚至100BP的预期在升温;三是近期地产停贷事件发酵,北上资金避险情绪蔓延。其中资金净流入集中在电力设备、汽车、建筑装饰、机械设备和钢铁;流出行业集中在银行、电子、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和有色金属。值得注意的是,北上周度资金流出银行的规模超120亿元,主要与地产停贷热议相关。整体微观流动性中性偏弱。
估算指标显示基金配置仓位回升,ETF净流入只数多于净流出只数,申赎小幅净流出。估算参考指标显示仓位比例近期持续回升。ETF申赎净流入只数远大于净流出只数;申赎资金净流出规模增多、为-11.1亿元。其中ETF申赎的净流入行业集中在医药、半导体、酒、芯片、基建、券商等。
2
行业配置:继续把握地产链、疫后修复配置机会,成长主线估值业绩匹配压力值得重点关注
2.1 配置思路:继续把握地产链、疫后修复配置机会,成长主线估值业绩匹配压力值得重点关注
继续把握地产链、疫后修复配置机会,成长主线估值业绩匹配压力值得重点关注。7月第2周,A股整体回落,其中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分别下跌3.8%、2.0%,结束了此前连续2周的分化行情。从风格及行业表现来看,仅有成长风格中的电力设备与通信维持正增长,表现绝对占优。其余风格均表现弱势,其中金融风格中的银行、地产跌幅较大。展望7月第3周,随着6月社零增速转正、出口高景气延续、投资发力,二季度经济底部基本确认,看好投资、消费端支撑三季度经济显著回升。在此背景下,继续关注短期“停贷”事件过度反应、中长期基本面修复预期未变下的地产链条,以及伴随以后修复前期受压制明显的食品饮料。对于成长风格,中长期我们依然看好成长主线行业占优行情,但短期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增进一步增强、成交占比接近历史高位影响,成长反弹已连续放缓。在成长业绩估值匹配度压力尚未充分缓解前,其后续反弹力度有待进一步观察。
1)中长期基本面反转预期不变,“停贷”事件过度反应给予地产链调配置机会。地产下游继续看好政策催化下的汽车、家电景气持续回暖以及家居领域相关机会;地产上游关注投资端发力下,水泥、玻璃、钢铁等建材,尤其是水泥补涨机会;以及中长期受益于“景气改善+政策放松”,但短期受情绪过度影响的地产开发、服务商。
2)继续看好前期压制明显,疫后修复有望延续的主线。需求具备韧性、景气维持阶段性高位、估值不高的食品饮料仍可积极配置。
2.2 首选主线推荐逻辑
2.2.1 主线一:中长期基本面反转预期不变,“停贷”事件过度反应给予地产链调配置机会
中长期基本面反转预期不变,“停贷”事件过度反应给予地产链调配置机会,继续超配地产下游(汽车、家电、家居)、上游建材(水泥、玻璃、钢铁等)以及地产开发、服务商。7月第3周,在全国“业主联名停贷”事件影响扩大的影响下,SW房地产及其下游SW建筑材料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地产上游在政策催化下表现则相对占优。展望7月第4周,我们认为“停贷”事件的过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地产链条的配置机会。一方面,“停贷”规模整体可控且部分地区已出现好转迹象。7月15日,从六大银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发布的涉及“停贷”按揭贷款规模来看(如交行0.998亿元、农行6.6亿元、兴业16亿元等),“停贷”规模尚不不足以对银行系统形成冲击。此外,部分地区“保交楼”已出现改善迹象。如7月6日,郑州名门翠园项目的实控方中融信托同意释放其抵押的在建工程用于申请开发贷。同时,金水区下属平台公司也已开始与中融信托办理解除抵押的相关流程以及后续贷款流程;7月14日,广州中国奥园集团与绿城管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绿城管理集团将于本月启动进场,并为云和公馆项目提供品牌输出,以及规划设计、成本、工程、营销、客服等全过程开发管理服务,全力保障项目交付、销售。另一方面,随着三季度经济底部回暖,地产基本面中长期反转确定性强。6月房地产销售情况已出现明显改善,后续随着三季度经济企稳回升,居民收入大幅回升,消费需求有望显著抬升,进而带动地产基本面进一步回暖。因此在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并且部分地区已有改善迹象,叠加三季度经济回暖,地产中长期基本面反转预期未有改变的情况下,“停贷”事件大概率仅在短期对地产板块形成冲击,而这种短期、幅度较大的催化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予了市场配置地产链条的机会。
方向一:继续看好地产下游汽车、家电板块景气回暖。7月第3周,地产下游汽车、家电板块延续回落态势,但相对其余消费类行业,依然较为抗跌。展望后续,随着疫情转好需求释放,叠加政策催化下,汽车、家电板块仍是可以积极配置的方向。对于汽车板块,行业景气延续回暖。6月乘用车零售销量约为21.2万辆,同比增长20.6%,连续2个月以来首度转正。同时,6月社零同比增长3.1%(5月-9.7%),其中汽车消费同比增速转正至13.9%(5月降16.0%),拉动社零增速约3.6个百分点,成为社零增速转正的核心力量。并且,截至7月10日,据乘联会数据,7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为39589辆,创2022年2月以来月初第一周销量新高。随着乘用车销量持续回暖,叠加汽车下乡、二手车迁移限制放开、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进一步催化,三季度汽车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值得期待。
对于家电板块,一方面,家电领域政策持续出台,对板块风险偏好及上市公司业绩均有提振作用。7月1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快释放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在全国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鼓励有条件地方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实施中要维护全国统一开放大市场,保障公平竞争。支持发展废旧家电回收利用;7月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以渠道下沉为主线,鼓励日用消费品、家电、家居等品牌企业下沉供应链,提供直供直销、集中采购、共同配送等服务,增加优质供给,推动城乡居民共享品质消费。促家电消费政策持续出台下,家电板块风险偏好维持高位。同时,在政策扶持及地产基本面逐步回暖下,家电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有望显著回升;另一方面,汽车、家电板块催化因素较为相似,但家电反弹幅度远不及汽车,存在补涨预期。汽车、家电领域均出台了类似的促消费类政策,但短期家电板块的反弹力度远不及汽车。从4月底市场反弹至今,家电、汽车板块上涨14.9%、40.5%,家电板块涨幅仅与上证指数持平,远不及汽车,因此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叠加居民消费复苏,家电板块存在较强的补涨预期。
方向二:关注地产上游建材需求抬升,建议关注钢铁、玻璃、水泥等细分领域,尤其是水泥的补涨需求。1)2022年三季度基建发力下,钢铁、水泥等上游原材料需求有望显著提升。政策扶持下,随着基建项目资本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22Q3基建投资有望维持超高增长,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力下,上游水泥、钢铁需求将显著抬升;2)冷修预期或需求回暖均将成为玻璃价格底部回升的有力支撑。一方面,随着地产、汽车回暖,叠加光伏装机需求继续维持高景气,玻璃需求回暖确定性强。另一方面,当前上游煤炭、天然气价格维持高位,需求不及预期下,玻璃现货价格已跌至成本线附近甚至以下。即使后续需求未出现明显回暖,在成本的压力下,全国玻璃厂商也普遍存在冷修预期,进而在供给端对玻璃价格支撑有效支撑。因此不论地产需求回暖与否,玻璃价格均存在抬升预期。3)继续关注水泥补涨机会。从建材板块细分领域涨幅来看,水泥、钢铁、玻璃涨幅分别为-2%、8.7%、18.3%,其中水泥涨幅显著偏低,后续仍然存在补涨机会。
方向三:“业主联名停贷”事件催化更多为短期影响,政策持续宽松下地产中长期基本面反转预期不变,地产开发、服务商仍可积极配置。一方面,“停贷”对地产板块更多表现为短期冲击。尽管“业主联名停贷”现象呈蔓延之势,截至7月12日全国已有接近100个楼盘出现此类现象,但据各大银行最新统计的各自停贷规模来看(交行0.998亿元、农行6.6亿元、兴业16亿元),涉及“停贷事件”楼盘相关按揭贷款余额规模并不足以对整个金融系统形成冲击,风险总体可控。并且,部分地区如郑州、广州的部分“保交楼”项目也逐步出现解决方案,全国“停贷”情况有望逐步好转;二方面,销售再度走弱下地产调控有望长期维持宽松。截至7月10日,十大城市周成交面积约为13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3%;三十大城市周成交面积约为24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3%。6月地产销售曾小幅走强,但进入7月全国地产销售数据再度走弱。同时,若“停贷”事件持续,并对居民购房意愿形成冲击,销售复苏将更为艰难。因此在销售走弱叠加“停贷”事件催化下,地产调控有望长期维持宽松直至行业基本面反转;三方面,三季度经济底部回升,叠加政策宽松,行业基本面反转确定性增强。中长期来看,随着三季度经济底部回升,居民消费需求将显著强于二季度,叠加各地调控政策维持宽松下,地产基本面修复有望提速。
2.2.2 主线二:看好疫后修复主线,主要为前期压制明显的阶段性修复
看好疫后修复主线,其中食品饮料是重点配置方向。7月第3周,消费类行业整体表现平平,其中汽车、美容护理、家电表现相对突出,而食品饮料、社服等行业小幅下跌,跌幅横向对比处于全行业中间位置。展望7月第4周,我们判断疫后修复继续推进,短期前期受压制比较明显的板块有望继续修复。另一方面,防疫政策向精细化优化调整是长期趋势,居民消费意愿逐步改善也将助推。
需求具备韧性、景气维持阶段性高位、估值不高的食品饮料仍可积极配置。其一是茅台价格维持阶段性高位。截至7月15日,茅台整箱一批价约为3080元/瓶,较7月9日价格上涨10元/瓶;茅台散货一批价2760元/瓶,较7月2日价格略微提升20元/瓶。茅台价格继续维持阶段性高位,高端消费需求保持稳定,景气维持阶段性高位;其二是6月社零细分数据显示出,食品饮料必选消费需求具备韧性。从6月社零细分数据来看,粮油、食品类依然维持了9.0%的高增长,远高于社零整体3.1%的增速,必选食品、粮油消费需求仍具韧性;其三是中长期看,食品饮料估值修复空间依然巨大。估值维度看,截至2022年7月15日,食品饮料板块估值约为36.5X,处于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25.4%分位,修复空间巨大。因此,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在居民收入及消费意愿回升下,板块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2.2.3 中长期看好成长主线,但短期估值业绩匹配压力仍需观察
中长期看好成长主线占优行情。7月第3周,成长风格下跌2.8%,为6月以来首周下跌,其中电力设备、通信表现相对强势。后续来看,在成长主线高景气延续、政策倾斜、流动性宽松的支撑下,中长期依旧看好成长主线类行业(新能源汽车、风光储、电子、军工、互联网等)占优行情。1)政策倾斜于成长主线行业,板块风险偏好维持高位。近期成长主线行业基本均为政策的倾向方向。光伏方面,7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风电方面,7月浙江省舟山市发改委发布《关于2022年风电、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浙江成为继广东、山东后第三个对于全国海上风电补贴的省份;新能源汽车方面,全国层面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各省份也均存在对于新能源汽车销售的补贴。在政策密集出台且向成长主线赛道长期倾斜下,成长主线风险偏好有望长期维持高位;2)成长主线行业维持高景气。一方面,根据最新披露的业绩预告,中报成长风格业绩边际改善幅度高于其余风格,其中电力设备、电子等主线行业业绩同样出现边际改善,且维持40-70%高速增长。二方面,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60万辆,市场预期全年销售将有望达到550-600万辆。在新能源车需求刚性十足,叠加优质车型进一步拉动需求下,全产业链景气度有望维持高位;三方面,5月光伏、风电装机进一步维持高增长。此外,据风芒能源不完全统计,上半年风电整机商共中标199个项目合计39.559GW,同比去年接近翻倍;3)预计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上半年国内GDP不变价同比增长2.5%,在全年经济增长5.5%的目标下,下半年经济压力仍然较大,因此在经济出现实质性转好前,货币端仍有望保持合理充裕,对市场流动性形成支撑。
短期压力尚未充分释放,成长热门赛道估值业绩匹配压力仍需观察。尽管当前配置成长风格,甚至成长主线仍将有望获得一定收益,但在短期成长反弹幅度持续放缓、资金交易拥挤激增、外部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增强的影响下,我们认为部分成长主线行业估值业绩匹配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后续反弹力度仍需进一步观察,当前时点成长赛道胜率与赔率是否匹配的问题值得关注。1)成长风格短期反弹力度已持续弱化。自4月底以来,成长风格反弹幅度巨大,远超其余风格。但6月初以来,成长风格的反弹幅度已连续放缓,甚至在本周出现首度下跌。因此后续成长反弹动能存在进一步弱化的可能;2)新能源等成长主线行业成交占比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短期资金分歧将有所加大。7月15日,SW电力设备单日成交金额达到1579.8亿元,占全部市场成交额14.5%,处于2020年以来99.3%分位,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电池等细分热门赛道成交金额占比分别处于2020年以来95.8%、95.2%、79.8,同样处于历史高位。随着成长主线行业成交拥挤度持续维持高位,资金短期分歧或将继续增大;3)6月美国非农、通胀数据带动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加强。7月8日,美国6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37.2万人,远超超过市场预期的26.8万人;7月13日,美国6月CPI再度超预期上行至9.1%。随着美国非农、通胀数据的超预期增长,截至7月16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FedWatch显示6月美联储加息100BP的概率已从此前的7.6%上升至约30%。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增强可能将对全球科技成长板块估值形成较大压力。
3
行情复盘:内外事件扰动A股市场,地产银行大幅下跌
3.1 指数与风格回顾:内外均有扰动,主要股指全数收跌
主要股指全数下跌,金融风格表现表现最差。上证指数下跌3.81%,深证成指下跌3.47%,创业板指下跌2.03%,沪深300下跌4.07%,上证50下跌5.14%,科创50下跌2.88%。按风格来看,稳定风格下跌1.02%,金融风格下跌4.95%,周期风格下跌2.39%,消费风格下跌3.28%,成长风格下跌2.83%。大盘指数下跌4.10%,中盘指数下跌2.90%,小盘指数下跌2.70%。茅指数下跌3.38%,宁组合下跌2.30%。
美国CPI再破记录,公布前扰动全球市场。美国时间7月13日公布了美国6月CPI数据,环比上升1.3%,同比上升9.1%;核心CPI环比上升0.7%,同比上升5.9%,均超市场预期,本次CPI数据创下了40年以来的记录。对于全球市场来说,CPI是目前美联储决定加息节奏的最核心指标,在11日和12日全球市场同步出现下跌。在7月11日和12日,上证指数分别下跌1.27%和0.97%,深证成指分别下跌1.87%和1.41%,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78%和2.34%,标普500分别下跌1.15%和0.92%,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2.26%和0.95%。
多地出现烂尾楼业主集体停贷断供,7月15日A股市场大幅下跌。本周烂尾楼业主集体停贷断供事件逐渐发酵,出现业主联名停贷断供的楼盘主要集中在河南郑州、湖北武汉、湖南湘潭和江西南昌等地,在地理分布上较为集中,主要是中部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在涉及房企方面,恒大贡献了绝大多数烂尾楼项目,其他相关房企基本为此前或多或少出现了暴雷问题的头部房企,包括花样年、阳光城、佳兆业、融创等。由于停贷断供事件存在向全国蔓延形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因此A股市场反应较为剧烈,在7月15日上证指数下跌1.64%,深证成指下跌1.52%,创业板下跌2.08%。
进入中报预告季,盈利降幅扩大对A股亦有压制。受二季度疫情影响,上市公司中报盈利降幅较一季度有所扩大,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盈利均出现回落,其中科创板、创业板盈利维持正增长,但主板盈利仍处于负增长区间。本周主要股指的表现和中报预告吻合度高,盈利下行最小的创业板占优,其次是科创,主板表现最差。在风格上,盈利降幅进一步扩大的消费、金融风格本周也表现欠佳。
3.2 行业回顾:受停贷断供事件冲击,银行地产大幅下跌
多数行业下跌,电器设备表现亮眼。申万一级行业中涨跌幅前五为电力设备(1.15%)、通信(0.02%)、环保(-0.39%)、公用事业(-0.48%)、汽车(-0.88%),跌幅前五为银行(-7.17%)、房地产(-6.07%)、有色金属(-5.91%)、煤炭(-5.64%)、非银金融(-5.08%)。
行业利好提振,风电设备一骑绝尘。本周在申万二级分类中,风电设备(12.63%)表现远远超过其他行业。上周风电设备下跌0.67%,表现并不突出,在新能源细分赛道中弱于光伏。本周风电大幅走高或是受近期国内海上风电启动速度明显加快影响。福建省首批海上风电项目的竞配电价约0.2 元/kWh,比福建燃煤标杆电价低约0.19 元,海风平价加速或意味着下半年的海风装机需求将大幅提升。
猪肉涨价放缓,多方强调猪肉保供稳价,本周农林牧渔出现回调。上周涨势突出的农林牧渔本周出现回调,下跌3.56%。本周22省市猪肉平均价为29.73元,仅较上周上涨1.30元,助推农林牧渔上涨的主要动力出现熄火。本周商务部表态将和相关部门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一是继续加强肉类市场监测,及时发布供求、价格等信息,稳定市场预期,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二是结合市场形势,发挥好猪肉储备的调节功能,稳定猪肉市场;三是指导受疫情汛情影响的部分地区加强产销衔接,增加市场供应,做好居民肉类消费保障工作。目前国内生猪产能处于合理区间,在猪肉基本面缺乏上涨动力的情况下,农林牧渔出现回调较为合理。
停贷断供事件对房地产和银行产生冲击,本周大幅下跌。一旦停贷断供在全国范围内出现蔓延,商业银行需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城商行将面临较大压力。并且停贷断供现象的频繁爆出将极大程度打击居民购房积极性,商品房销售不畅将使房企现金流进一步恶化,或导致更大面积的停工,从而进入恶性循环。受此影响,7月15日房地产下跌4.67%,建筑装饰下跌3.37%,建筑材料下跌2.85%,银行下跌2.40%。
风险提示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发展超预期;俄乌地缘冲突风险外溢;美联储加息的不确定性增强;中美关系超预期恶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