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大盘走势&资金动向&盘面分析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开源策略:“高附加价值”产业将成为未来A股长期投资的基石

http://chaguwang.cn  07-10 23:24  查股网新闻中心

  【开源策略】实现长期稳健投资回报的基石:配置高附加价值产业

  核心观点

  宏观基本面筑底回升趋势不变,流动性担忧或按下“暂停键”

  下周重要经济数据或对A股投资决策形成三个层面的指引:一是2022Q2 “经济底”确认;二是基本面修复逻辑不变甚至强化;三是“M1升+短融降”的趋势组合或是大概率事件,意味着市场流动性剩余有望明显扩张。我们维持A股行情并未走完的观点。

  高附加价值产业是经济结构转型与长期资本配置的重要方向

  根据6月出台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考核长期化或令机构投资者的理念及配置策略发生转变。如何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率,降低净值的波动?我们抱着研究的态度,试图分析认为:A股的长期趋势性机会往往与国内经济的转型战略密不可分,根据2035年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意味着发展具备“高附加价值”产业将可能是未来十年国内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亦将成为未来A股长期投资的基石。主要基于:(1)人均GDP翻番是应对未来十年国内“老龄化”趋势的核心路径;(2)粗放型扩张投入的方式已到了体量与增速被约束的阶段,想要人均GDP持续增长光靠简单的投入扩张或难以实现;(3)提升产业、产品及服务的高附加价值,优化相关产业经济链占GDP的比重,将是解决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经之路。

  我们基于2020年投入产出表,按照产业链附加价值率的标准,将A股全行业划分为“高附加价值”、“趋势提升的附加价值”及“低附加价值”三大类。我们判断未来十年第一类&第二类所属行业占GDP比重将有望趋于上行,带来行业较快的增长与景气度持续向上。相反,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呈现景气度下行的态势。长期配置逻辑,建议:(1)第一类包括:食品饮料、医药、半导体、医药生物及金融等高附加价值的行业作底仓配置;(2)第一类中的上游则根据国内经济的上行周期做阶段性配置;(3)把握新兴成长产业附加价值率及其GDP结构占比“双升”的时代机遇,重点配置:“新半军”方向;(4)规避长期持有低附加价值的行业。

  中报业绩前瞻:重点关注电力设备>家电,构建盈利预告超预期组合

  我们从已公布盈利预告公司占该行业比例5%以上的行业中,筛选中报业绩超预期且景气度向上的行业:电力设备>家用电器。同时,构建盈利预告超预期组合及筛选出业绩预告最为亮眼的受益标的:天邦食品天华超净陕西煤业盛新锂能科伦药业。2022年6月30日至今,所有盈利预告超预期组合及盈利超预期TOP5公司组合分别上涨2.51%和9.73%,远胜于期间宽基基准表现。

  7月配置建议:我们维持成长风格或市场主线的观点不变,重点配置两大方向:一是流动性敏感度高、景气向上的新能源、半导体和军工,尤其重视“毛利率+营收”双升的行业,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储能、光伏、风电等;二是基本面高度依赖于流动性的券商。

  内容目录

  1、 策略观点及投资建议 

  1.1、  宏观基本面筑底回升趋势不变,流动性担忧或按下“暂停键”

  1.2、 高附加价值产业是经济结构转型与长期资本配置的重要方向

  1.3、  中报业绩前瞻:重点关注电力设备>家电,构建预告超预期组合

  2、 市场表现回顾 

  2.1、 市场回顾:海外衰退预期提升下,A股走势分化

  2.2、 市场估值:海内外主要指数估值多数下降,A股ERP有所回升

  2.3、 盈利预期:主要指数盈利预期多数上调

  3、 中观景气度回顾与关注

  4、 市场流动性回顾

  4.1、 对“价”的跟踪:海外内市场风险偏好均有所回升

  4.2、 对“量”的跟踪:整体交易情绪有所回升

  5、下周经济数据及重要事件展望 

  6、 附录:海内外市场主要指标全景图 

  6.1、 A股市场主要指标跟踪 

  6.2、 海外市场主要指标跟踪 

  7、风险提示 

  1、 策略观点及投资建议

  1.1、宏观基本面筑底回升趋势不变,流动性担忧或按下“暂停键”

  下周统计局拟公布重要经济数据包括:M1、M2、社融、经济“三驾马车”及二季度GDP数据,或对A股投资决策形成三个层面的指引:一是2022Q2 “经济底”确认,GDP或为年内最低点;二是6月经济“三驾马车”数据或仍旧环比改善,基本面修复逻辑不变甚至强化。其中,基于上期报告《中报前瞻:坚定新半军方向,规避行业“雷区”》PMI分析的预示结论:出口、制造业及基建或保持较高韧性;三是“M1升+短融降”的趋势组合或是大概率事件,意味着市场流动性剩余有望明显扩张。主要基于:(1)疫情缓和下,企业资金周转需求回落,带动短融增速放缓;(2)PMI生产、就业指数回升,叠加PPI复合增速向下“拐点”确定,工业用电、工业增加值有望明显回暖,说明企业生产、投资意愿增强,有利于加快M1回升。显然,基本面向好的趋势并未出现改变,流动性担忧也会因此按下“暂停键”,维持A股行情并未走完的观点。

  1.2、高附加价值产业是经济结构转型与长期资本配置的重要方向

  根据6月出台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提出考核长期化,拉长业绩考核周期三年以上。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及配置策略或更多转向:长期的趋势性投资。那么,如何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率,降低净值的波动?或成为未来较长阶段机构投资者的研究重心。我们抱着研究的态度,试图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希望可以协助机构投资者做出长期、可持续、低波动的业绩表现。

  我们认为:A股的长期趋势性机会往往与国内经济的转型战略密不可分。例如:“90年代的商品房改革”、“千禧年后的城市化率突飞猛进”、“近十年期间的互联网时代”等不胜枚举。站在当下,中国未来十年的战略目标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十四五”规划建议稿》的说明中明确指出:“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这相当于我国人均GDP或达到2.07万美元,2020~2035年间人均GDP的年化复合增速将维持在5%左右。这意味着,发展具备“高附加价值”产业将可能是未来十年国内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亦将成为未来A股长期投资的基石。主要基于:(1)人均GDP翻番是应对未来十年国内“老龄化”趋势的核心路径。倘若人均GDP保持不变,一旦老龄化占比上升,参与劳动的人口下降,国内经济或将面临明显地趋势性下滑;(2)粗放型扩张投入的方式已到了体量与增速被约束的阶段,想要人均GDP持续增长光靠简单的投入扩张或难以实现。事实上,从我国的《2020年投入产出表》可见,国内总投入规模达270万亿人民币,已经超过约250万亿人民币的美国经济总投入1,甚至是该年美国GDP的2倍,且过去十年期间CAGR高达8%。这意味着,无论从如此大的“总投入”规模体量,还是从“总投入”扩张增速远超GDP的增速水平,要想在未来十年提速甚至退一步保持当前增长均有较大难度。(3)提升产业、产品及服务的高附加价值,优化相关产业经济链占GDP的比重,将是解决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守住那些具备高附加价值率的行业;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扶持、发展附加值率趋于上行,且有潜在空间的行业。

  那么,哪些行业具备较高的附加价值率?又有哪些行业的附加价值率趋于向上呢?基于2020年投入产出表的测算,我国经济附加价值在产业链上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高附加值产业主要集中在农产品、采矿业和服务业,2020年的附加价值率分别为61.7%、54%和45.9%,而制造业的附加价值率仍然偏低。我们按照产业链附加价值率的标准,将A股全行业进一步划分为“高附加价值”、“趋势提升的附加价值”及“低附加价值”三大类。

  第一类:高附加价值行业,即近五年附加价值率处于0.3以上且附加价值率处于平稳或提升趋势的行业,包括:(1)上游周期:煤炭开采、航运港口、非金属材料、油气开采、铁矿石、玻璃玻纤;(2)下游消费:调味发酵品、白酒;(3)成长板块: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疗美容、半导体、游戏;(4)金融:银行、券商。这与我们前文根据投入产出表测算的结果相吻合,产业链的附加价值率形成“微笑曲线”特征。究其原因:(1)上游资源品相关行业本身属于利润部门,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具备高附加价值属性,但同样亦具有周期特性;(2)下游消费品具备品牌效益的食品饮料,尤其白酒附加价值率高达70.5%;(3)成长中部分产业升级替代逐步成熟的行业亦具备较高的附加价值;(4)高附加价值背后的逻辑是资本推动,显然银行、券商的赚钱效应依然较高。

  第二类:趋势提升的附加价值行业,即近五年期间附加价值率在0.3以下,但处于明显提升趋势的行业,包括:电池、光伏设备、军工电子、航天装备、光学光电子、元件、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及消费电子。虽然我国制造业的附加价值率总体偏低,但大部分新兴制造业近5年的附加价值率均呈现趋势性上升,例如:电池的附加价值率由2017年的15.3%提升至2021年的19.5%,提升了4.1pct;软件开发的附加价值率由2017年的21.9%提升至2021年的28.8%,提升了7pct,主要受益于科技进步,成本下降、效率及议价能力提升。

  第三类:低附加价值行业,即附加价值率在0.3以下且处于下行趋势的行业,包括:航空机场、普钢、房屋建设、房地产开发等,该类行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综上,我们判断未来十年国内经济转型的方向将是高附加价值产业,第一类&第二类所属行业占GDP比重将有望趋于上行,带来行业较快的增长与景气度持续向上。相反,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呈现景气度下行的态势。长期配置逻辑,建议:(1)第一类包括:食品饮料、医药、半导体、医药生物及金融等高附加价值的行业作底仓配置;(2)第一类中的上游则根据国内经济的上行周期做阶段性配置;(3)把握新兴成长产业附加价值率及其GDP结构占比“双升”的时代机遇,重点配置:“新半军”2方向;(4)规避长期持有低附加价值的行业。

  7月配置建议:我们维持成长风格或市场主线的观点不变,建议增配500亿市值以上大盘股。具体行业重点配置两大方向:一是流动性敏感度高、景气向上的新能源、半导体和军工,尤其重视“毛利率+营收”双升的行业,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储能、光伏、风电等;二是基本面高度依赖于流动性的券商。

  图1:2020年制造业附加价值率相对较低

  图2: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高于整体

  表1:筛选出附加价值率较高或具有提升趋势的行业

  1.3、中报业绩前瞻:重点关注电力设备>家电,构建预告超预期组合

  截止2022年7月8日,A股已发布盈利预告的公司有213家,占全部A股比例为4.41%。我们将最新盈利预告与最新一致预期3和2022Q1实际盈利进行比较,展示最新的盈利超预期的行业,并试图筛选出中报盈利超预期向好的“稀缺”标的组合。

  中报业绩超预期且景气度向上的行业:电力设备>家用电器。我们从已公布盈利预告公司占该行业比例5%以上的行业中,筛选符合:(1)2022H1年化盈利预告超最新一致预期;(2)2022H1年化盈利预告超2022Q1年化利润的行业,包括:家用电器、煤炭、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同时,考虑到PPI两年复合增速已经确认向下拐点,意味着首选电力设备:或明显受益于毛利率改善与营收扩张;次选家用电器:虽受益于毛利率改善,但其收入端则受到消费能力及地产周期疲弱掣肘影响。

  盈利预告超预期组合具备明显超额收益。我们通过筛选符合(1)盈利预告超市场一致预期;以及(2)盈利预告明显高于2022Q1盈利增速的TOP30%的公司,共计11家(见表3),其中,天邦食品、天华超净、陕西煤业、盛新锂能、科伦药业等五家业绩预告表现最为亮眼。我们构建符合上述条件的TOP5公司组合(周度轮动),2022年6月30日至今,所有盈利预告超预期组合及盈利超预期TOP5公司组合分别上涨2.51%和9.73%,均远胜于期间上证指数(-1.25%)和创业板指(0.25%)的表现。

  表2:筛选出已披露业绩预告占比5%以上且中报业绩超预期的行业

  表3:盈利预告超预期TOP30%及TOP5的公司组合一览

  图3:2022年6月30日至今,盈利预告超预期组合表现具备明显超额收益

  2、 市场表现回顾

  2.1、市场回顾:海外衰退预期提升下,A股走势分化

  A股方面,本周(7.4-7.8)市场主要指数涨少跌多。主要宽基指数中,仅科创50(1.4%)、创业板指(1.3%)、中证1000(0.1%)上涨,上证50(-1.7%)和上证综指(-0.9%)有所下跌;主要风格指数中,仅宁组合上涨(1.0%),茅指数(-2.3%)、大盘价值(-1.6%)和小盘价值(-1.3%)领跌,成长风格表现领先。市场有所调整的主要原因:(1)海外衰退预期下大宗商品价格回调,衰退交易逻辑占主导;(2)本周央行连续5天维持30亿元逆回购,引发市场关注,担忧货币政策转向;(3)国内局部地区疫情有所反弹。

  行业方面,本周(7.4-7.8)一级行业多数下跌,中游制造行业领涨。其中,农林牧渔(6.6%)、公用事业(3.2%)、电力设备(2.5%)、国防军工(1.5%)领涨,中游制造行业多数上涨;建筑材料(-4.8%)、房地产(-4.4%)、煤炭(-3.6%)、商贸零售(-3.6%)、食品饮料(-3.1%)领跌。领涨行业的主要原因:(1)农林牧渔,本周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猪肉批发价由7月1日的24.55元/公斤上涨至7月8日的28.98元/公斤,涨幅高达18.04%;(2)公用事业,大宗商品价格回调成本压力趋缓,叠加夏季用电需求增加;(3)电力设备,需求持续向好,且本周行业内公司公布盈利预告,业绩表现亮眼。领跌行业的主要原因:建筑材料和房地产,虽然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有所收窄,但基本面尚未回暖,本周一改前期上涨趋势有所回调,或反映市场部分资金获利了结。

  海外权益市场方面,本周(7.4-7.8)全球主要经济体指数涨多跌少,纳斯达克(4.4%)、日经225(2.2%)、澳洲(2.1%)领涨,仅俄罗斯RTS(-11.3%)、恒生国企指数(-1.5%)、恒生指数(-0.6%)下跌,其中俄罗斯RTS延续上周跌势继续下跌。海外权益市场表现的主要原因:此前在衰退预期下,海外风险偏好大幅降低,美股超跌,本周有所反弹;而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降温,全球大部分非美资产均有所回调。

  大宗商品方面,本周(7.4-7.8)多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仅天然气(8.0%)、锌(2.9%)、铅(1.9%)、铝(0.1%)实现上涨,布油(-6.7%)、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6.4%),原油(-6.3%)、黄金(-3.5%)、白银(-2.6%)领跌,多数大宗商品延续上周跌势。领跌商品的主要原因:海外流动性持续收紧,欧美经济衰退预期上升,市场担忧海外需求下降,大宗整体表现不佳。

  表4:本周(7.4-7.8)A股涨少跌多,海外主要指数涨多跌少

  表5:本周(7.4-7.8)多数行业下跌,中游制造行业领涨

  2.2、市场估值:海内外主要指数估值多数下降,A股ERP有所回升

  A股方面,本周(7.4-7.8)主要指数估值水平多数下降,ERP水平有所上升,风险偏好有所回落。从PE(TTM)历史分位数来看,中小盘整体估值较低,宽基指数中证500、中证1000处于较低历史分位数水平,目前估值水平低于“2倍标准差下限”。万得全A的 ERP水平略高于均值,近一周小幅回升,或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落。海外方面,各主要指数估值水平多数下降。

  行业方面,本周(7.4-7.8)多数行业估值下降。从PE_ttm来看,建筑材料、美容护理、房地产、商贸零售、石油石化等行业估值下跌;综合、汽车、电子等行业估值均上涨。

  表6:本周(7.4-7.8)海内外主要指数估值多数下降

  图4:万得全A ERP水平略高于均值

  图5:沪深300 ERP水平高于均值

  表7:本周(7.4-7.8)一级行业估值多数下降,综合、汽车和电子领涨

  2.3、盈利预期:主要指数盈利预期多数上调

  指数方面,本周(7.4-7.8)主要指数盈利预期多数上调。主要宽基指数中,中证1000、上证50盈利预期上调幅度较大,上调幅度分别为0.3%和0.2%;主要风格指数中,大盘成长盈利预期上调最大,上调了0.6%。

  行业方面,本周(7.4-7.8)周期板块盈利预期上调居多,其中建筑材料(3.4%)、煤炭(1.0%)盈利预期上调幅度最大;传统消费板块中的纺织服饰(-9.2%)和商贸零售(-2.0%)盈利预期下调幅度较大。

  表8:本周(7.4-7.8)主要指数盈利预期多数上调

  表9:本周(7.4-7.8)周期板块盈利预期上调行业数量较多

  3、 中观景气度回顾与关注

  表10:本周(7.4-7.8)中观行业核心观点和重要信息一览

  4、 市场流动性回顾

  4.1、对“价”的跟踪:海外内市场风险偏好均有所回升

  海外内市场风险偏好均有所回升,但海外流动性仍趋于收紧。货币市场方面,本周(7.4-7.8)国内利率走势多数下跌,R007与DR007较上周分别下降15和12个BP,表明银行间流动性趋于放松;海外市场3个月美元LIBOR利率本周(7.4-7.8)延续上行趋势,涨幅有所扩大,表明海外流动性继续收紧。债券市场方面,本周(7.4-7.8)国债利率较前一周略微上行,信用债利率整体有所回落;10Y与2Y国债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均较前一周收窄,表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本周(7.4-7.8)与上周持平,近期人民币有所企稳。流动性风险方面,CBOE波动率(VIX)本周(7.4-7.8)延续较大幅度的下降(-143BP),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

  表11:本周(7.4-7.8)海外内市场风险偏好均有所回升,但海外流动性仍趋于收紧

  4.2、 对“量”的跟踪:整体交易情绪有所回升

  资金方面,本周(7.4-7.8)整体交易情绪回升,主要表现为:(1)内资方面,两融余额环比上升,其中,融资交易金额环比上升269.31亿元;场内基金周度累计值处于净流出,且近30日净流入周环比下降32.65亿元;(2)外资方面,陆股通资金周度累计值处于净流入状态,且近30日资金净流入环比回升17.7亿元。

  表12:本周(7.4-7.8)市场整体交易情绪有所回升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注:融资融券余额、场内基金与陆股通近30日数据为当前最新值,两融交易金额与融资交易金额为日均值,其余数据为累计值)

  图6:本周(7.4-7.8)融资占成交量比重略微回落

  图7:本周(7.4-7.8)陆股通近30日合计净流入规模扩大

  图8:本周(7.4-7.8)场内基金近30日滚动净流入额上升

  5、 下周经济数据及重要事件展望

  表13:下周全球主要国家核心经济数据一览

  表14:下周全球主要国家重要事件一览

  6、 附录:海内外市场主要指标全景图

  6.1、A股市场主要指标跟踪

  图9:上证指数PE接近均值附近

  图10:上证指数ERP水平处于“1倍标准差上限”以下

  图11:深证成指PE接近“1倍标准差上限”附近

  图12:深证成指ERP水平低于均值

  图13:上证50 PE略微高于均值

  图14:上证50 ERP水平略高于均值

  图15:沪深300 PE略高于均值

  图16:沪深300 ERP水平高于均值

  图17:中证500 PE略低于“1倍标准差下限”

  图18:中证500 ERP水平略低于“2倍标准差上限”

  图19:中证1000 PE位于“1倍标准差下限”附近

  图20:中证1000 ERP水平低于“2倍标准差上限”

  图21:科创50 PE显著低于“1倍标准差下限”

  图22:科创50 ERP水平高于“倍标准差上限”

  图23:创业板指PE略高于均值

  图24:创业板指ERP水平高于均值

  6.2、 海外市场主要指标跟踪

  图25:SPX500指数PE低于均值

  图26:纳斯达克指数PE接近“1倍标准差下限”

  图27:恒生指数PE低于均值

  图28:恒生指数ERP水平接近均值

  图29:AH溢价指数高于“1倍标准差上限”

  图30:美股市场恐慌情绪有所回落

  表15:本周(7.4-7.8)美股行业涨跌参半

  表16:本周(7.4-7.8)港股医疗保健领涨

  表17:本周(7.4-7.8)美股多数行业估值下跌

  表18:本周(7.4-7.8)港股涨跌互现

  [1] 中、美附加价值率分别为37%和57%,导致美国总投入虽然与中国基本相当,但其GDP仍明显高于中国。

  [2] 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军工。

  [3] 最新一致预期,截止2022年7月8日。

  7、 风险提示

  (1)国内疫情反复;(2)工业用电回升低于预期;(3)人民币汇率趋于贬值。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