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资事堂
作者 | 孙建楠
编辑 | 袁畅
主力资金的交易员悉数“返岗”,市场大反攻正式开启?
6月6日——端午假期后首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成交重回一万亿大关,领涨的宽基指数是创业板指数和科创板50指数,涨幅接近4%。
一时间,市场乐观情绪点燃。
资事堂复盘发现:刚刚过去的5月份,虽然多地处于“静止”状态,但A股早已点燃了一波行情,多家知名私募调整持仓组合,并潜伏其中。
这次没有踏空!私募完成“居家埋伏”,主力资金调仓等待“科创牛”。
这次,私募大概率不会“缺席”行情。
01
调仓动作各异,消费股遭冷落
5月份A股市场最大特点是:中小盘成长股开始反攻。
宽基指数中,中证500领跑,单月录得7.1%的涨幅,这个指数被看作是中小盘股走势的风险标。此外,创业板在5月涨幅达到3.7%。
细分板块来看,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和光伏等行业股票,反弹力度最为显著。
同期,大盘蓝筹资产代表的指数上证50和沪深300,涨幅分别为0.3%和1.9%。
上述走势下,知名私募的持仓组合构建各有想法。
域秀资本在上个月进行组合调整,这家私募创始人冯刚曾是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
冯刚重点加仓加仓了受到疫情影响较小的国防军工、新能源等行业个股,,特别是在底部底部适当加仓了能源装备行业个股同时适当减持了消费股和医药股的整体配置。
最为关键的是,域秀资本对持有人透露:以国防军工、新能源为主的产业升级是我们第一大配置主线,消费和医药已经降到我们历史较低的配置仓位。
对消费股大幅降低持仓权重并非孤例。
百亿私募盘京投资创始人庄涛在5月中旬曾指出:2021年底已经卖掉了持仓中的消费股。他称自己是酷爱消费股的基金经理,这个市场里能坚持20年并活在股市的基金经理,基本都是热衷消费投资的人,这个板块全部卖掉对他来说也是痛苦的选择。
实际上,他将消费股仓位让给了成长股,并认为未来A股仍以成长股行情演绎的特征,周期股则扮演打头阵的角色。
另外两家私募的加仓策略稍有不同,加仓港股“便宜资产”。
上海钦沐资产透露:五月加仓中坚持围绕着此前看好的成长板块进行布局,与之前有显著变化的是,开始逐步加仓港股,截止目前持有港股仓位接近15%,预计未来合理的配置比例在20%左右。
钦沐资产创始人是柳士威,他曾经担任百亿私募源乐晟的研究总监,最初“奔私”时他的搭档是富国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于洋,目前于洋已经离开这家私募。
另一家上海机构希瓦私募曾在5月下旬对持有人透露:陆续加仓港股的油气股,认为这类资产实在太便宜,股息率非常高,目前权重提高至前五大重仓股行列,其他股票则逢高减仓。
希瓦私募还称总体股票持仓在85%左右,空余资金在股指期货、以及少部分短线交易仓位。
02
科创板爆发存在分歧
由于5月以来成长风格表现强势,近一个月科创50指数涨幅超15%,市场开始对科创板复现2012年末创业板辉煌抱有期待。
百亿私募星石投资指出:2013年至2015年在经济转型、战略新兴产业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创业板业绩逐步回升后明显跑赢市场,走出较为强势的盈利上行周期,而科创板是目前A股增速最高的板块。此外,从估值端来看,科创50指数估值水平与2012年创业板类似。
年内业绩领先的百亿私募仁桥资产,则提出了不同看法。
该私募创始人夏俊杰指出,尽管在长期逻辑、跌幅以及微观筹码结构上,今天的科创板确实与当年的创业板有几分相似之处,但历史不会简单重演。
他指出以下两点原因:1)创业板当年并购牛的逻辑事后看是被证伪了,简单的估值套利游戏是无法改变公司长期命运;2)2013年创业板启动前,板块整体市值很低。而当前的科创板,即使是市值排名50的公司,其市值也有250亿,弹性空间不够。
03
后续风险不容忽视
虽然市场对成长股反攻用真金白银“投票”,但后续风险不容忽视。
老牌私募世诚投资最新指出:6月份开始上市公司中报季陆续拉开,今年二季度乃至三季度的上市公司业绩或需要“爬坡过坎”,市场对于具体公司业绩压力及其持续性—似乎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而这正是未来两个月的投资胜负手。
另一家老牌私募和聚投资则认为,5月份第一波反弹已经开始,这是对错杀部分的正常回补,而由于国内外的宏观环境逐步转好还在持续,6月反弹料将持续,但由于政策落地情况、实体经济恢复情况、外围环境恶化程度等等还存在不确定性,此时确定为反转行情可能为时尚早,后续需要谨防短期获利盘离场风险。
市场反弹持续,估值分化则更加显著,也会产生微妙的影响。
丰岭资本认为,经过持续几年的成长股大牛市,市场最热门的两大赛道:茅指数和宁指数,即使股价有所调整,目前的估值仍然处在历史相对高位,还远谈不上低估。而一些传统行业,虽然估值处在历史低位,但却仍无法吸引到投资者足够的兴趣。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