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大盘走势&资金动向&盘面分析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中国“达利欧”李蓓股票零仓位之谜 宏观策略“潜台词”众多

http://chaguwang.cn  04-27 21:09  查股网新闻中心

  来源:资事堂

  作者 | 郑孝杰

  编辑 | 袁畅

  在开年以来的调整市道,业内一支对冲基金将股票净仓位降至零,这么决绝的策略是怎么诞生的?

  本周,和“达利欧”同样敢说敢做的半夏投资李蓓对外发声,透露了其开年以来的股票仓位细节,并称基金经理遇到了比2008年更困难的挑战。

  李蓓的代表产品年内收益为-9%,领先于多家宏观策略的同行。

  在李蓓也喊出“困难”之后,宏观策略私募究竟是如何应对今年市场的波诡云翳,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01

  年内“微跌”

  据私募排排网,截至今年4月22日,李蓓执掌的半夏投资代表产品年内收益为-8.94%,跑赢同期沪深300和中证500。

  半夏投资是一家宏观策略私募,目前管理规模超50亿元人民币。

  创始人李蓓一直以“敢言”闻名于市场,她早期任职于交银施罗德、泓湖投资,对大宗商品、股票、衍生品等多有操作经验。

  据第三方调研资料,李蓓的策略是全天候类型的宏观策略,只要驱动因子具有明显趋势,股票,商品,债券三类资产的投资在牛市或者熊市都有盈利机会。驱动因子没有明显趋势的“宏观小年”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宏观对冲策略具有较强市场适用性。

  02

  股票仓位的“波折”

  李蓓日前通过社交媒体表示:目前半夏投资的股票类净仓就是0附近。

  她还称:“作为追求绝对收益的对冲基金,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有机会就多仓,没有机会就不做,这都是很正常的。”

  资事堂了解到,今年李蓓对股票资产的判断经历了一个过程。

  今年1月份,她管理的基金全月平均股票净仓不到10%,没有净敞口风险。基于风格差异的预期,持有做多中证500以及做空沪深300和上证50的股指对冲仓,却遭受了一定的回撤,最终使得权益类总体也出现了2%的回撤。

  实际上,当时李蓓“做反”了。

  她曾对基金持有人反思:当时国内利率走低,美国利率走高,正常逻辑是国内投资人定价的资产,如中证500和中证1000应该相对走强,上证50和沪深300这类外资持仓比例较大的资产,应该相对偏弱。但最后的走势是:外资反而淡定得多,在1月前三周北向反而是净流入的。最终导致上证50和沪深300跌幅远小于中证500。

  今年2月份,策略上继续持有做多中证500和部分个股,以及沪深空300和上证50的对冲仓,取得了一些正收益。

  到了3月份,半夏投资的权益类净仓平均0左右,持有个股的亏损略微大于用于对冲期权的收益,权益类有小幅的0.5%的亏损。

  03

  净值回撤根源在哪

  复盘发现,半夏投资产品的回撤主要来自商品持仓。

  资事堂了解到:这家私募最初预判全年的地产企业会持续受到挑战,地产新开工将会下滑,建材需求会是经济中较弱的一个领域,加上供应恢复,钢材会是商品中表现最差的品种。在2月底观察到需求的再度走弱和库存的超季节性累积后,该机构开仓持有了少量钢材的空头头寸。

  但之后地缘事件爆发后,叠加市场参与者普遍对下半年的经济有着较高的预期,积极囤货做多远月,钢价震荡新高。

  这造成半夏投资在商品类持仓,出现了4%多的亏损,成为3月份回撤的主要来源。

  但这家私募对持有人表示:我们依然相信以钢材为代表的建材,年内必然会有一次大跌,但因为市场对下半年需求的乐观预期,暂时无法证否,仅靠当前供需和库存的恶化,无法驱动价格下跌,所以,我们将之前本来就比较少的持仓进一步降低,仅保留象征性的仓位,以保持跟踪和思考。等待市场的预期改变、趋势改变后再加仓。

  04

  看好中国国债

  资事堂了解到,李蓓将中国短端国债的多仓作为当前主要持仓,这是她目前相对看好的资产。

  今年1月份,半夏的产品持有中国短端国债的多仓,并持有少量美国国债空仓作为对冲,在债券类实现了超过1%的盈利。2月份国债持仓出现了小幅亏损,因为公布的1月的社融数据超预期,引发了国债的显著回调。

  到了复杂混乱的3月份,国内利率震荡无趋势。半夏投资持有较多中国短期国债,阶段性做空了少量美债,全月取得0.2%正收益。

  李蓓给出的判断是:虽然央行短期内不一定会进一步降息,但至少绝对不可能收紧加息。当前的环境中,中国国债,尤其短端,依然是最安全的资产。未来进一步的降息和放松货币,应该是必然会发生的,无非时间问题。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