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大盘走势&资金动向&盘面分析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国盛宏观:政策底已现,经济底和市场底呢?

http://chaguwang.cn  03-20 18:14  查股网新闻中心

  原标题:政策底已现,经济底和市场底呢?【国盛宏观|高频与政策半月观】

  来源:熊园观察

  欧美国家疫情防控持续放松,俄乌冲突有好转迹象、但不确定性仍存,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国内2月经济数据大超预期,但疫情再度暴发,地产延续偏弱,后续经济、政策会怎么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每半个月高频数据和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国内外疫情、疫苗及复工情况;2)国内经济(高频);3)重要会议与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2.3.7—3.20)以来的数据跟踪。

  核心结论:近期大事不少,包括1-2月经济超预期(实际仍弱)、3.16金稳会会议、A股连续反弹、3.17美联储如期加息25BP、3.18中美元首视频会等等。综合看,倾向于认为:政策底已现,经济底、市场底也有望陆续形成、但尚需时日。短期看,5大关注点:1)各部委稳增长、稳预期的配套政策,紧盯3.21会否降LPR(可能性较大);2)国内疫情演化,以及防控策略的可能调整;3)各地大概率进一步放松地产,紧盯“新市民”政策动态;4)俄乌冲突演化情况,尤其是谈判、欧美制裁、油价;5)美联储加息缩表节奏的变化。下为近半月高频要点:

  >疫情疫苗:欧美防疫持续放松,海外疫情再度回升;国内单日新增续创新高,但重症偏低;

  >全球复工:欧美交运指数分化,人员活动先升后降,美国经济继续放缓;

  >流动性:流动性总体充裕,专项债发行延续偏快,中美利差大幅收窄;

  >国内经济:上游价格续升;限产松动、生产改善;地产仍需进一步实质性松动;

  >国内政策:形势比人强,稳预期、继续纠偏,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房产税年内不推;

  报告摘要:

  一、疫情疫苗:欧美防疫持续放松,海外疫情再度回升;国内单日新增续创新高,但重症偏低

  1.疫情:海外单日新增确诊再度回升,近半月全球日均新增167.0万例,前值约152.4万例,其中美国日均新增确诊降至3.5万例,前值为6.0万例;欧洲(英法德意西)日均新增确诊42.1万例,前值约32.0万例。国内疫情再度暴发,单日新增续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3.12-3.19连续8日新增确诊超千例,但病情以轻症、无症状感染为主,重症占比不超过1%。

  2.疫苗:全球疫苗累计接种109.9亿剂次,至少接种1剂次人数比例达64.0%;中国累计接种32.2亿剂次;近半月日均接种回落至473.6万剂次,前值约564.2万剂次。

  3.防疫措施:欧美疫情防控进一步放松,德国、法国已经明确取消大部分防疫措施,英国则已解除全部入境防疫限制措施。亚洲国家防疫仍然严于欧美,但日本、泰国等地防疫也有明显松动。

  二、全球复工情况:欧美交运指数分化,人员活动先升后降,美国经济继续放缓

  1.交通运输:由于海外疫情反复,全球航班数量回落至疫前的88%左右;欧美拥堵指数分化。

  2.人员活动:近半月欧美人员活动小幅回升,但近期有所回落;亚洲印度、日韩人员活动分化。

  3.美国经济:WEI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至5.1%,表明美国经济延续放缓;就业状况小幅改善。

  三、流动性:流动性总体充裕,专项债发行延续偏快,中美利差大幅收窄

  1.货币市场:近半月央行通过OMO净回笼流动性2400亿元,主因3月初央行加快回笼2月底投放的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均值多数回落,R007和DR007利差均值环比收窄9.7bp,表明货币市场流动性仍然合理充裕,非银机构融资溢价回落;不同评级同业存单收益率延续小幅上行。

  2.债券市场:近半月利率债发行9913亿元,环比多发2182亿元。其中地方专项债发行2167亿元,环比少发655亿元;年初以来,地方专项债合计已发行1.09万亿,占全年额度的30.0%,前置特征明显。10Y国债到期收益率均值环比上行0.2bp至2.797%,1Y国债到期收益率均值环比上升7.2bp至2.166%,期限利差缩小约7.0bp。

  3.汇率及海外市场:截至3月18日,美元指数收于98.228,近半月环比上升1.7%。其中,美元兑人民币约6.343,近半月环比升值0.2%;10Y美债收益率约为2.14%,环比均值上升16.4bp,近半月中美利差收窄15.7bp至约65.7bp,创2019年3月以来新低。

  四、国内经济:上游价格续升;限产松动、生产改善;地产仍需进一步实质性松动

  1.上游:重点原材料价格多数上涨。布伦特原油收于107.9美元/桶,近半月环比涨6.8%,但近期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油价波动明显加剧;动力煤价环比下跌8.7%,主因保供政策继续发力;铁矿石价格环比涨9.9%,主因采暖季限产结束,稳增长政策发力、需求改善预期升温;铜价延续高位震荡偏强,近半月环比涨1.5%,主因海外通胀、国内稳增长等对铜价存在支撑。

  2.中游:由于冬残奥会、全国“两会”影响,高炉开工先降后升。受冬残奥会、“两会”影响,北方限产先紧后松、高炉开工先降后升,近半月环比基本持平前值;焦化企业开工回升0.2个百分点至70.6%、PTA开工下行0.7个百分点至73.3%。重点工业品价格多数上涨。近半月螺纹钢、水泥价格分别环比上涨2.6%、1.7%,主因上游成本上涨、冬残奥会&全国“两会”限产、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等。BDI指数继续大幅反弹,CCFI指数延续回落。近半月BDI指数环比继续上涨22.2%,CCFI指数环比回落2.2%。

  3.下游:商品房销售、房企拿地继续偏弱运行,二手房价跌幅略有扩大,继续提示各地政策有望进一步实质性松动。近半月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100城土地成交面积分别环比下降13.9%、2.0%,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31.7%、52.8%,表明地产销售、房企拿地积极性仍都偏弱;二手房价环比续跌0.2%,土地溢价率环比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汽车生产明显回升,销售小幅改善。近半月半钢胎开工率回升12.8个百分点至69.2%,接近去年同期最高水平;据乘联会,3月前两周日均销售4.1万辆,高于2019年和2021年同期的3.7万辆。食品价格多数回落。近半月猪肉、水果价格环比回落2.6%、0.7%,蔬菜价格环比小幅上涨1.1%。

  五、国内重大政策:形势比人强,稳预期、继续纠偏,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房产税年内不推

  1.重要会议:金融委会议:本次会议是场“及时雨”,形势比人强,关注3大关键政策信号(3.16);政治局会议:坚持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势头;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3.19);国常会: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稳定在合理区间(3.14)。

  2.货币、财政政策:央行:增量续作MLF,但利率不变(3.15);央行:今年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超过1万亿元(3.8);财政部、国税总局:进一步实施对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优惠(3.18)。

  3.行业与产业政策:今年不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全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金融监管:证监会:完善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全面落实支持工业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相关措施,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3.17)。

  >产业政策:财政部: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3.16);工信部:全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3.14);发改委等6部门:全国“两会”期间共举行两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主要聚焦经济发展、“双碳”、粮食生产、脱贫攻坚、科技创新、水利等领域(3.8)。

  六、政策展望:政策底已现,经济底、市场底也将陆续形成、但尚需时日,短期有5大关注点

  基于1-2月经济超预期、3.16金稳会会议、A股连续反弹、3.17美联储如期加息25BP、3.18中美元首视频会,倾向于认为:政策底已现,经济底、市场底也有望陆续形成、但尚需时日:1)政策端,进一步明确稳增长将持续加码,一系列组合拳已经或正陆续出台,核心手段还是“放水、放地产、放基建”;2)经济端,尽管1-2月数据超预期,但与中微观数据背离较大,叠加疫情扰动,我国经济实际下行压力仍大;3)市场端,3.16金稳会会议以来A股“三连阳”,悲观情绪已有所缓解。短期5大关注点;国内疫情演化,以及防控策略的可能调整;各部委稳增长、稳预期的配套政策,短期看3.21会否降LPR;各地大概率进一步放松地产,紧盯“新市民”政策动态;俄乌冲突演化情况,尤其是谈判、欧美制裁、油价;美联储加息缩表节奏的变化。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环境恶化、政策收紧等超预期

  正文如下:

  一、疫情疫苗:欧美防疫持续放松,海外疫情再度回升;国内单日新增续创新高,但重症偏低

  1.疫情

  海外单日新增确诊再度震荡回升。近半月来,全球日均新增确诊167.0万例,前值为约152.4万例,环比上升9.6%。其中:美国日均新增确诊回落至3.5万例,前值约6.0万例;欧洲(英德法意西)日均新增确诊升至42.1万例,前值为约32.0万例,是全球新增确诊回升的主要拖累;巴西日均新增确诊降至4.2万例,前值约6.2万例;印度日均新增降至0.3万例,前值约1.1万例。

  国内疫情再度暴发,单日新增确诊续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但整体重症率偏低。近半月(3.7-3.19)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76万例,显著高于前值1146例,其中3.12-3.19连续8日新增确诊超过千例,均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但是,从病情看,95%以上都以轻症、无症状感染为主,重症占比不超过1%。截至3月20日,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增至454个,其中高风险地区32个(天津4个、山东8个、陕西2个、甘肃2个、吉林2个、广东2个、河北1个、江苏2个、福建6个、辽宁1个、黑龙江2个)。

  2.疫苗

  截至3月18日,全球疫苗累计接种109.9亿剂次,至少接种1剂次人数比例达到64.0%。其中,美国接种5.6亿剂次,欧洲四国(德法意西)合计接种近21.8亿剂次(数据截至3月16日),印度接种约18.1亿剂次。接种比例方面,美国至少完成1剂接种的人数比例约76.6%,前值为75.8%;欧洲德法意英至少完成1剂接种人数比例分别为75.8%、80.1%、84.0%和77.3%,前值分别为75.4%、80.0%、83.9%、77.2%。3月17日,5家中国药企获得免费仿制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许可(但不供应中国市场);3月18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多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

  国内疫苗接种速度小幅回落。截至3月18日,我国疫苗累计接种32.2亿剂次,每百人疫苗接种约222.9剂次;近半月日均接种回落至473.6万剂次,前值约564.2万剂次。

  3.防疫措施

  欧美国家疫情防控进一步放松。德国、法国等均已明确取消大部分防疫措施,仅保留在公共交通、医院和养老院等场所中的强制口罩令;英国则已解除全部入境防疫限制措施,包括未接种疫苗人士也无需在出发前及入境后进行病毒检测。亚洲国家防疫措施仍然严于欧美,但日本、泰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地防疫措施也有所松动,比如日本正在18个都道府县实施的“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到期后将解除,但对入境管控仍然较严。

  二、全球复工情况:欧美交运指数分化,人员活动先升后降,美国经济继续放缓

  1.交通运输

  商业航班数量小幅下降。近半月全球商业航班数量回升至9.2万架次/日,约为疫前正常水平的88%;前值约9.5万架次/日和疫前正常水平的90%。欧美交通拥堵指数延续分化。近半月来,欧洲伦敦、罗马交通拥堵指数环比分别下降8.0、2.0个百分点至105%。83%,巴黎环比上升23.0个百分点至96%;美国洛杉矶、纽约交通拥堵指数分别环比回升3.0、8.0个百分点至85%、86%,主因近期英国、意大利疫情愈发严重带来人员出行下降,美国疫情好转带来主要城市人员活动修复。

  2.人员活动

  近半月欧美人员活动总体小幅回升,但近期有所回落。具体看:1)美国方面,近半月零售娱乐、工作场所指数环比分别上升1.0、3.0个百分点至疫前90%、83%,公共交通指数环比持平前值75%;但近期美国零售娱乐、工作场所、公共交通指数均有所回落。2)欧洲方面,近半月看,英国、德国、法国人员活动指数多数回升,但近期由于欧洲疫情震荡回升,英国、德国、法国等人员活动都有小幅回落。

  亚洲人员活动延续分化。日本人员活动指数继续回升,其中公共交通、工作场所指数分别上升5.0个百分点至以前75%、92%;印度人员活动已经超过疫前水平,其中零售娱乐、公共交通、工作场所指数分别达到疫情前正常水平的107%、122%、119%;韩国人员活动延续回落,零售娱乐、公共交通、工作场所指数分别环比下降4.0、5.0、5.0个百分点至疫前水平的94%、81%和90%。

  3.美国经济

  高频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修复边际放缓,就业数据小幅改善。截至3月12日,美国周度经济指数(WEI,衡量经济同比情况)为5.1%,前值约为5.3%,表明美国经济边际放缓;就业状况小幅改善,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回落至21.4万人,前值为21.6万人。

  三、流动性:流动性总体充裕,专项债发行延续偏快,中美利差大幅收窄

  1.货币市场

  流动性投放:近半月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现货币投放1900亿元,货币回笼4300亿元,净回笼2400亿元,主因央行月初回笼2月末投放的流动性,节奏符合历史规律。 

  货币市场利率:近半月来,货币市场利率多数回落。DR007、R007均值分别环比下行11.1bp、4.5bp,Shibor(1周)均值环比下行4.7bp。R007和DR007利差均值环比收窄9.7bp,表明货币市场流动性仍然合理充裕,非银机构溢价率回落。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小幅回升,3月期AAA+、AA+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环比上行4.1bp。

  2.债券市场

  一级市场:近半月来,利率债发行9913.4亿元,环比增加2182.3亿元。其中,国债发行4240亿元,环比多发2840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3421.1亿元,环比少发374.2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2166.9亿元,环比少发654.9亿元;年初以来(数据截至3月20日),地方专项债合计发行10942.1亿元,累计发行进度接近30%,前置特征明显。政策性金融债发行2252.3亿元,环比少发233.5亿元。二级市场:近半月来,10Y国债到期收益率均值环比上行0.2bp至2.797%,1Y国债到期收益率环比上升7.2bp至2.166%,期限利差缩小7.0bp。

  3.汇率及海外市场

  近半月来,美元指数收于98.228,环比上升1.7%,主因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美元作为避险资产需求增加。其中,美元兑人民币约6.343,环比升值0.2%。10年期美债收益率2.14%,环比上升16.4bp,截至3月18日,中美利差约为65.7bp,近半月环比收窄15.7bp,创2019年3月以来新低。

  四、国内经济:上游价格续升;限产松动、生产改善;地产仍需进一步实质性松动

  1.上游

  重点原材料价格多数上涨。近半月来,布伦特原油收于107.9美元/桶,近半月环比上涨6.8%,但近期国际油价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波动较大:由于俄乌冲突、欧美制裁升级影响,油价曾阶段性冲上128.0美元/桶,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高。动力煤价环比下跌8.7%,主因稳价保供政策继续发力。铁矿石价格环比上涨9.9%,主因采暖季限产结束、稳增长政策发力,需求改善预期升温。铜价延续高位震荡偏强态势,近半月环比上涨1.5%,主因海外通胀高企、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仍在宏观层面对铜价存在支撑。

  2.中游

  由于冬残奥会、全国“两会”影响,高炉开工先降后升。由于冬残奥会、全国“两会”影响,北方地产限产先紧后松、高炉开工先降后升,近半月环比基本持平前值;焦化企业开工率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至70.6%;PTA开工率环比继续下行0.7个百分点至73.3%。2月挖掘机销量、重卡销量分别同比下降13.5%、49.9%,以2019年为基期的三年复合增速分别为9.3%、-8.7%,总体仍然低迷,可从侧面印证稳增长相关政策仍需进一步加力。

  重点工业品价格多数上涨。近半月来,螺纹钢价格环比上涨2.6%,水泥价格环比上涨1.7%,主要跟上游成本涨价、冬残奥会&全国“两会”限产、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等因素有关。BDI指数继续大幅反弹,CCFI指数延续回落。近半月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环比继续上涨22.2%;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环比小幅回落2.2%。

  3.下游

  商品房销售、房企拿地继续偏弱运行,二手房价跌幅略有扩大,继续提示各地有望进一步实质性松动。近半月来(数据截至2022.03.13),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100城土地成交面积分别环比下降13.9%、2.0%,相比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31.7%、52.8%,表明地产销售、房企拿地积极性仍都偏弱,地产政策仍需进一步松动。二手房价环比续跌0.2%,土地溢价率环比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继续提示,目前高频数据显示地产仍未见明显回暖,叠加2月社融中居民中长贷负增(为有数据以来首次),说明地产政策仍需进一步实质性松动,具体包括降房贷利率、降首付比、调整认房认贷标准、放松限购限售等需求端政策,也包括加快保障房建设、放松预售金管理、优化三条红线等供给端政策,还包括适度促进投资需求等。

  汽车生产明显回升,半钢胎开工率已接近去年同期最高水平;汽车销售小幅回升。近半月来,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环比回升12.8个百分点至69.2%,甚至阶段性达到72%,接近去年同期最高水平。据乘联会,3月乘用车前两周日均销售4.1万辆,高于2019年和2021年同期的3.7万辆,表明汽车销售边际上有所好转。

  食品价格多数回落。由于生猪存栏仍然偏高、猪肉供应充足,近半月猪肉价格环比下跌2.6%;蔬菜、水果价格分化,分别环比上涨1.1%和下跌0.7%,但绝对值看,均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五、国内重大政策:形势比人强,稳预期、继续纠偏,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房产税年内不推

  1.重要会议

  >金融委会议:本次会议是场“及时雨”,形势比人强,关注3大关键政策信号316日)

  事件: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主要围绕5大问题: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企业、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随后,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均开会传达。

  简评:(具体详见前期报告《形势比人强—对3.16金融委会议的理解》)

  1、这是一次直面焦点、对症下药的会议,也是凸显资本市场重要性的会议。此前类似的会议,典型的是2018.8.27和2018.10.21这两次。

  2、这是一次稳定预期、政策纠偏的会议,“要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3、这是一次强化各方责任、突出部委协同的会议,尤其是新增“必要时进行问责”。

  4、具体看,几个关键的政策信号如下:

  >“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指向1-2月经济尽管超预期,但实际压力仍大、政策仍需持续加码,尤其是加大了再次降准降息的可能性,短期关注3月21日降LPR的可能性。

  >“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指向对互联网平台不会一味打压,该鼓励还是会鼓励;

  >对房地产企业,“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指向房企的监管应会有所松动,房企合并重组可能提速,可关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进展。

  5、整体看,2022年最核心的要求,就是一个字“稳”,经济要稳、资本市场要稳、房地产要稳。我们也继续提示:2022年政策环境对经济和市场比较友好,不要低估国家全力稳增长的决心和力度,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已经或正陆续出台,核心手段还是“放水、放地产、放基建”。

  >政治局会议&国务院联防联控电视电话会议:坚持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319日)

  事件(3.17政治局会议):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更有针对性。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事件(3.19国务院联防联控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指出,当前疫情防控面临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严峻形势。要以口岸地区防控为重点加强外防输入,疫情较重地区要提级管控、尽锐出战,解决检测能力不够、隔离房间不足等堵点问题,推动感染者应收尽收、密接人员应隔尽隔,彻底阻断疫情社区传播。

  >国常会: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稳定在合理区间(314日)

  事件:会议强调,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困难挑战增多。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周期性调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包括:1)密切跟踪国际局势变化、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调整、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等和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完善应对举措,确保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稳定在合理区间。2)把围绕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宏观政策落实落细。退税减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要尽快细化和推出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方案;3)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4)尽力量力、用心用情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实事;5)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担当实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性开展工作。

  2.货币、财政政策

  >央行:增量续作MLF,但利率不变(315日)

  事件:央行3月15日开展2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2.1%,均与上期持平。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

  >央行:今年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超过1万亿元(38日)

  事件: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为增强可用财力,今年央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不会增加税收或经济主体负担,也不是财政赤字。央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结存利润按月均衡上缴,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稳定,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财政部、国税总局:进一步实施对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优惠(318日)

  事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表示,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3.行业政策:今年不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全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1)金融监管

  >证监会:完善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全面落实支持工业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相关措施,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3月17

  事件:证监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会议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推进解决涉及资本市场预期、生态、环境等重点问题、敏感问题,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统筹疫情防控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支持振作工业经济运行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2)产业政策

  >财政部: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316日)

  事件: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工信部:全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314日)

  事件:工信部召开会议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会议强调,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监测调度和政策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扩大制造业投资、提振消费需求等各项工作,全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扎实推进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壮大。

  >工信部: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3月16-17

  事件:工信部召开锂行业运行、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会议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发改委等6部门:接受“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发改委表示今年经济目标实现具有很多有利因素38日)

  事件: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共举行两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工信部、水利部等6部部长接受采访,主要聚焦经济发展、“双碳”、粮食生产、脱贫攻坚、科技创新、水利等领域。核心内容见下表: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环境恶化、政策收紧等超预期。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