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大盘走势&资金动向&盘面分析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兴证策略:2018年金融委会议后 市场如何演绎?

http://chaguwang.cn  03-17 18:54  查股网新闻中心

  原标题:【兴证策略】2018年金融委会议后,市场如何演绎?

  来源:尧望后势

  张启尧 胡思雨

  前言:年初以来连续下跌后,2022年3月16日金融委会议稳固信心引领市场大涨。2017年设立以来,金融委员会已多次在关键时点维稳市场。本报告系统性回顾了2018年10月金融委会议后的市场表现,为以期为当前市场走势提供借鉴。

  一、2018年,“内忧外患”下,市场深度调整

  2018年,美联储连续加息引发全球市场动荡,同时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叠加国内从2017年四季度开始供给侧改革去杠杆带动国内信用收缩,经济基本面、企业盈利也逐步恶化,A股市场由此遭遇“滑铁卢”。

  先是2018年1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表态偏鹰,同时2018年2月初发布的1月美国非农就业大超预期,尤其是平均小时工资环比0.3%、同比2.9%,双双高于市场预期,同比增速更创下2009年6月以来新高,“引爆”市场加息预期导致全球股市大跌,并很快转为避险情绪升温,A股也受到牵连。

  至2018年3月,22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3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增税25%,市场应声下跌。此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市场也连续波动调整。直到2018年4月21日,时任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正考虑去中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并对两国未来达成协议解决争端的可能性持“谨慎乐观”态度。

  2018年5月,中美密集对话磋商,市场阶段性修复。5月4日中美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未达成协议,但表示愿意保持对话进程。5月8日,白宫表示中方下周将前往华盛顿继续进行贸易谈判。5月15日美国就涉华关税召开听证会。5月15日,刘鹤副总理应邀率队访美。5月19日,中美就经贸磋商共同发布了联合声明,双方将在诸多领域加强经贸合作。刘鹤副总理表示,此次中美经贸磋商的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但好景不长,5月30日美国宣布仍将对500亿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市场再度大跌。

  此后,2018年6月至9月,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带动市场持续下跌。2018年6月15日美国公布了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高科技及工业产品加征25%关税的清单。2018年7月6日,美国对第一批340亿美元产品的征税生效,同日中国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2018年7月11日,美国宣布因为中国对美国加税的反击,将开启对额外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的程序。2018年8月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从2018年8月23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2018年9月7日,特朗普在上空军一号前告诉记者,美国已经准备好了额外的2670亿美元清单。2018年9月18日,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自2018年9月24日起加征关税税率为10%,2019年1月1日起加征关税税率提高到25%。

  期间,美联储也分别于2018年6月14日和9月27日实施加息。

  面对经济快速下行,企业经营状况恶化,2018年7月开始,国内政策基调开始边际微调。2018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此后,国务院、发改委连续发文扩基建、促消费,以应外部环境恶化下的经济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针对股市下跌的连锁风险,监管层也通过设立专项纾困资金、修订《公司法》鼓励回购、推动券商、保险、私募、地方政府等各方力量联手维稳市场等方式进行化解。央行也持续通过降准和开展MLF操作等措施投放流动性。一度带动A股市场企稳。尤其是2018年9月18日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落地后,市场反而大涨,显示在反复煎熬中做空力量有所衰竭,做多动能开始积聚。2018年9月28日,市场迎着美联储加息,收涨1%进入10·1长假。

  然而,长假归来,A股又一次遭遇调整。假期期间,美联储连续发表发鹰派表态,美元指数大涨,美债收益率飙升。强美元下新兴市场货币再度承压,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再度跌破6.9。与此同时,全球市场大跌,MSCI新兴市场指数下跌5.3%,富时A50期指下跌4.1%,恒指跌逾千点。2018年10月9日,特朗普再度威胁将对另外267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因此,即便2018年10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1个百分点,除去对冲到期的MLF外,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但市场依然遭遇大跌。

  至2018年10月19日刘鹤副总理就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采访的消息公布前,上证综指已较年初高点累计下跌30%以上。

  二、2018年10月,金融委会议铸就“政策底”+“市场底”

  2018年10月17日,刘鹤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要求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2018年10月19日上午,刘鹤副总理就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联合采访,明确表示政府高度重视股市健康稳定发展,并要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同日,一行两会也表示将出台一系列措施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

  2018年10月20日,刘鹤副总理主持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年内第二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题会议(第一次在8月24日,主要关于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整治),要求“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并敦促“前期已经研究确定的政策要尽快推出,要深入研究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

  会议同时强调,当前社会各界最关注的是已经承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10月19日对外宣布的稳定市场、完善市场基本制度、鼓励长期资金入市、促进国企改革和民企发展、扩大开放等五方面政策,要快速扎实地落实到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要加快工作节奏,政策成熟后立即推出,推出后狠抓落实。

  2018年10月31日政治局会议召开,进一步强调“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2018年11月1日习主席在民企座谈会上要求减轻民企税费负担、解决民企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8年11月5日又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国内连番释放利好,叠加2018年11月底的G20会议临近,中美摩擦缓和预期升温,A股市场持续修复至2018年11月19日。

  期间,2018年11月8日美联储召开议息会议,继续释放12月加息的信号。但整体来看,此时市场已对12月加息有了较为充分的预期,影响美股走势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担忧。市场对2019年加息的预期快速回落,避险情绪快速升温,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大幅下行。

  此后,年底外部扰动导致市场再次进入调整窗口。2018年11月2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针对中国的“更新版”301调查报告,中美贸易谈判前景再度成疑。引发A股新一轮的调整。

  至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晚餐会晤,远远超出了预定的时间。双方达成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白宫新闻发言人随后也评价,两人晚宴是一场“非常成功的会晤”。受此消息拉动,2018年12月3日周一开盘后,中美股市都大幅上涨。

  然而,英国当地时间2018年12月4日晚间,英国议会以311票对307票的结果认定,特丽莎·梅政府未能公开首席检察官GeoffreyCox提供的脱欧法律咨询内容,此系藐视议会,这是英国历史上首次议会判定政府藐视议会。此后,英国议会以321票对299票的结果同意保守党资深议员DominicGrieve提交的修正案,即赋予议会权力,一旦梅的英国脱欧协议被议会否决,议会将有权投票决定其他选择。英国有序脱欧的不确定性再度提升。受此影响,美股大幅调整,其中标普500跌3.24%,纳斯达克跌3.8%。

  此后,美国经济数据逐步恶化,美国三季度GDP终值下修,核心资本耐用品订单下滑。2018年12月13日,欧央行宣布于2018年12月底结束实施多年的债券购买计划。美联储也于2018年12月20日如期加息,且尽管对2019年的预计加息次数由9月的3次下调至2次,但仍多于市场预期的1次。2018年12月27日,欧央行发布12月经济公报,并表示基础通胀率中期内将逐步上升,在停止购债后,欧央行有了“缩表”的基础。多重因素叠加,共同导致2018年12月全球股市大幅调整。

  另一方面,国内监管层进一步释放“暖意”,2019年初市场迎来反转。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并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强化逆周期调节”,要求“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定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将资本市场地位拔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即2019年初社融放出天量,M1、M2双双回升。

  终于,随着国内政策持续宽松,叠加海外市场也在2018年底完成探底并开始大幅反弹,A股市场也于2019年1月3日完成最后一跌,随即便进入到一波指数级别上涨。至2019年4月8日阶段性高点时,上证综指已涨超800点,涨幅超过30%。

  三、2018年与当前,两轮金融委会议有什么异同?

  1、对比2018年,3月16日的这一次金融委会议针对性更强。俄乌冲突后,近期市场再度大跌,主要原因就是全球大国对立下,对地缘政治博弈以及中美监管冲突的担忧快速升温,导致中概股崩盘、港股大跌、外资大幅流出,进而冲击A股。针对市场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次金融委会议均给出明确部署,有助提振市场信心:1)会议多次强调“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并要求“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2)对于中概股,会议表示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并明确“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3)对于港股,以及对港股影响较大的互联网监管,会议强调“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同时要求“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4)此外,关于房地产企业,会议要求“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5)对于经济,会议要求“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2、2018年11月下旬开始,A股再度出现波动调整,主要由于市场连续经历海外多个利空事件拖累:2018年11月20日美国发布针对中国的“更新版”301调查报告、中美贸易谈判不确定性提升;2018年12月4日英国议会判定政府藐视议会,英国有序脱欧的不确定性再度提升;2018年12月13日,欧央行宣布于2018年12月底结束实施多年的债券购买计划;2018年12月20日美联储加息,且对2019年加息次数的下调低于市场预期;2018年12月27日,欧央行发布12月经济公报,并表示在停止购债后,欧央行有了“缩表”的基础。

  而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乃至缩表的预期已较为充分。从昨晚夜盘美股走势来看,尽管在加息决议公布后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的回落,但整体仍保持了较高的涨幅,表现出明显的“靴子落地”特征。与此同时,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也已大幅回落,市场对于美国滞胀的担忧也大幅缓解。此外,中美监管冲突的影响也开始边际缓和,对俄乌冲突的恐慌情绪也已显著释放。因此,外部环境方面已在逐步改善。

  3、即便2018年10月“政策底”出现后,后续市场再次遭遇调整,但10月的低点同样已是底部位置和绝佳的左侧买点(2018.10.19上证综指最低点2449,市场最低点是2019.1.4的2441)。

  因此,当前随着国内政策底已经明朗,前期宽松措施逐步起效带动2022年2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并且近期决策层仍在多个重要场合要求“稳增长”政策发力,“宽货币”、“宽信用”不断加码。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在逐步改善。因此,我们认为最恐慌的时候正在过去,未来一个月市场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窗口。

  风险提示

  关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中美博弈超预期等。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