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发策略】数字经济主题:稳增长新蓝海——“稳增长进化论”系列(四)
来源:戴康的策略世界
摘要
● 我们在 3 月 3 日《稳增长进化论系列一:量与质、破与立》提出“稳增长进化论”,即 2022 年的稳增长政策可以概括为三条线索:(1)旧式稳增长:无法忽视传统地产基建承载的“稳定器”作用;(2)新式稳增长:新基建与数字经济牵引,撬动新兴产业投资升级;(3)以旧转新:联结新旧制造的桥梁,提高效率,实现低碳、数字、智能转型。
● 本篇借助数字经济主题投资策略对于新式稳增长做进一步阐述。我们判断数字经济将是十四五期间确定性主题,并有望在国际局势愈加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凸显重要性。本篇主要回答:1.数字经济兼具强主题的三要素;2.为何在此时推荐数字经济的主题投资机会?——三大预期差;3.数字经济主题如何配置?建议关注三大受益方向。
● 数字经济兼具强主题的三要素:(1)政策自上而下支持明确: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央顶层设计指引+地方政策贯彻+产业规划落地”的立体化政策架构。(2)发展空间广阔:大体量(2020 年广义数字经济体量约为 39.2 万亿元)、多领域(广泛覆盖了新兴与传统行业)、渗透迅速(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5G 通信基础设施等快速推进,数字经济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渗透率逐年提升)。(3)催化剂密集:“十四五”规划明确发展空间,后续政策密集落地或将成为有效催化。
● 为何在此时推荐数字经济的主题投资机会?——三大预期差。(1)预期差一:政策支持力度或超市场预期。俄乌冲突恶化地缘局势,或将致使大国之间信任度下降与金融全球化受阻,国家金融及能源安全重要性凸显,数字经济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基于大国角力层面我们认为其政策支持力度有望超市场预期。(2)预期差二:数字经济的“稳增长”效用可能超预期。新基建是实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数字经济的底层支撑,因此“稳增长”诉求下发展数字经济势在必行。同时数字经济辐射面广、经济活力强,所带来的“稳增长”的效用可能会超市场预期;(3)预期差三:对“东数西算”的认识不能局限于工程本身,我们认为启动“东数西算”是数字经济底层技术与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一步,对于数字经济的推动效用可能超市场预期。
● 数字经济主题如何配置?建议关注三大受益方向:(1)智能汽车:数字技术进步加速智能汽车渗透,业绩确定性较高;(2)IDC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与底层基础设施,受益于算力需求的高增长;(3)5G 基站:数字经济与新基建交集区域,行业发展规划清晰,企业明确受益于政策扶持与需求旺盛。
● 核心假设风险。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待跟踪、经济低于预期、稳增长政策低于预期,全球疫情失控、中美关系恶化等。
报告正文
引言
我们在3月3日《稳增长进化论系列一:量与质、破与立》中提出“稳增长进化论”,即2022年的稳增长政策可以概括为三条线索:(1)旧式稳增长:无法忽视传统地产基建承载的“稳定器”作用;(2)新式稳增长:新基建与数字经济牵引,撬动新兴产业投资升级;(3)以旧转新:联结新旧制造的桥梁,提高效率,实现低碳、数字、智能转型。
本篇是“稳增长进化论”系列(四),借助数字经济主题投资策略对于新式稳增长概念做进一步的阐述。2022年1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已被上升至国家战略地位。我们判断数字经济将是十四五期间确定性主题,并有望在国际局势愈加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凸显重要性。本篇旨在厘清三个问题:
1.数字经济具备强主题三要素
第一:政策自上而下支持明确:十八大以后发展数字经济被上升为国家战略,顶层战略设计快速铺开,地方政府因地施策推出发展规划,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政策密集出台。目前已形成“顶层设计+地方政策+产业规划”的立体化政策架构。
第二: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大体量(2020年广义数字经济总体量占GDP比重约39%)、多领域(广泛覆盖新兴与传统行业)、发展迅速(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5G通信基础设施等快速推进,数字经济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渗透率逐年提升)。
第三:催化剂密集: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数字中国”建设布局,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或将迎来密集的政策落地。
2.为何在此时推荐数字经济的主题投资机会?——三大预期差
预期差一:俄乌冲突恶化地缘局势,其深远意义在于或将致使大国之间信任度下降与金融全球化受阻,这进一步凸显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基于这一角度,我们认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预期差在于其对国家安全保障的重大意义:一是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与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强化能源自主安全。数字经济将会成为大国角力新方向,因此我们判断其政策支持力度将会超市场预期。
预期差二:数字经济的“稳增长”效用可能超预期。新基建是实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数字经济的底层支撑,因此“稳增长”诉求下发展数字经济势在必行。同时数字经济辐射面广、经济活力强,所带来的“稳增长”的效用可能会超市场预期。
预期差三:“东数西算”工程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基:2022年2月的“东数西算”工程旨在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是构建数字经济底层基础设施的重要一步,对于数字经济的推动效用可能超市场预期。
3.数字经济主题如何配置?建议关注三大方向
第一:智能汽车:数字技术进步加速智能汽车渗透,终端销量高增,应用场景丰富,业绩确定性较高。算法领域的突破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提供技术基础。
第二:IDC数据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底层设施,在经济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受益于国内算力需求的高增长,“东数西算”工程提供明确利好。
第三:5G基站:数字经济与新基建交集区域,发展规划清晰,企业受益于政策扶持与需求旺盛。2022年底5G基站有望达到200万座(2021年底约为142万座)。
1
数字经济兼具强主题三要素
(一)政策自上而下支持明确:“顶层设计+地方政策+产业规划”立体化架构成型
近年来数字经济重要性愈加凸显,政策端自上而下支持明确,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央顶层设计指引+地方政策贯彻+产业规划落地”的立体化政策架构。
1、顶层设计指引
十八大以后发展数字经济被上升为国家战略,顶层战略设计快速铺开。2020年和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等。2021年《“十四五”规划》以及《“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擘画数字经济发展前景。2022年1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提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等。
2、地方政策贯彻
地方政府因地施策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如2021年北京市提出在2030年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生成、汇聚、交易、消费、应用”全链条,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新体系。上海市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上海“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攻方向之一,推动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浙江省全力促进产业数字化,特别是第三产业数字化发展。贵州省也密集公布一系列政策,从数字经济规划、人才吸引、试验区建设等多方面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
3、产业规划落地
“十四五”以来,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产业规划给予数字经济不同细分领域全面政策支持,实现从硬件到软件、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数字经济到实体经济等各领域全覆盖。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兼顾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也在区域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力,旨在壮大数字经济生产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大体量、多领域、渗透迅速
大体量:广义数字经济占据经济总体量约4成,缓解了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行压力。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据中国信通院测算,广义数字经济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扩张至2020年的39.2万亿元,CAGR高达47.3%。2020年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仍保持9.7%的增速,总体量占GDP比重为38.6%,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有效发挥了稳增长的作用。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创造力、辐射最广的经济形态。
多领域:数字经济产业全景可分为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四部分,广泛覆盖了新兴与传统行业。
(1)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的基层技术和关键支撑。主要是指围绕数据的感知、传输、连接、处理,并提供数据产品和智能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包括5G基站、IDC、光纤光缆、芯片、PCB、网络工程建设、光模块、射频器等。
(2)数字产业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信息通信产业。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软件定义、数据驱动下的新型数字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3)产业数字化:对于产业进行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加速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如通用产业方面的工业互联网、数字货币、平台经济、车联网等新业态,以及垂直产业方面的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融合型新模式。
(4)数字化治理:运用数字技术实现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等体制更加优化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如“数字技术+治理”下的技管结合、数字化公共服务等。
渗透迅速: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5G通信基础设施等快速推进,为数字经济发展开拓了空间。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强化,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数字化新模式接替涌现,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5G基础设施的推进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渗透空间。以5G基础设施为例,2021年5G基站累计数量同比高增85%。《“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力争至2025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6个,至2021年末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仅为10个左右,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消费升级等因素催化下,5G基站建设有望维持高增速扩张,工信部预计2022年国内基站数量或将突破200万座(2021年底约为142万座)。同时通信消费升级也带动了5G用户粘性提升,2021H1三大运营商平均ARPU(元)上涨70.3%。
(三) 催化剂密集:“十四五”规划明确发展空间,后续政策落地或将成为有效催化
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数字中国”建设布局,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或将迎来密集政策催化。
(1)立足当下,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划与政扶持措施在2022年地方两会中被多次提及,并成为中央两会的焦点话题。中央两会明确提出“数字中国”的建设战略,2022年全国地方“两会”因地制宜提出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划:北京市提出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上海市致力于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等;多地明确数字经济增长指标,例如福建省提出2022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2.6万亿元以上,河南省力争2022年数字经济产值同比增长15%以上等。
(2)展望未来,政策密集催化将成为行情启动的有效催化。《“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数字经济发展给出较为明确的战略指引。在IPv6活跃用户数2025年增长近1倍达到8亿户、千兆宽带用户数增长近10倍达6000万户等目标下,光纤、5G网络基础设施等新基建将快速推行,相关地方政策预计将持续落地配合;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将于2025年增长约3倍达到45%的指标下,我国传统产业将经历全方面、全链条工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农业、智慧水利、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数字货币等行业将受利好。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经之路,数字经济有望迎来密集的政策催化。
2
为何在此时推荐数字经济的主题投资机会?——三大预期差
(一) 预期差一:俄乌冲突凸显国家安全重要性,数字经济将会成为大国角力新方向
近期俄乌冲突成为世界焦点,国际局势明显恶化。我们认为对这一事件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战争本身:一方面俄罗斯受到金融、科技方面的密集制裁,显示国家经济金融主权受到挑战,或将致使大国之间信任度下降与金融全球化受阻,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俄乌冲突明显恶化欧亚甚至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大国角力也会更为激烈。基于这一角度,我们认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预期差在于其对国家安全保障的重大意义:一是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与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强化能源自主及能源安全。数字经济将会成为大国角力新方向,因此我们判断其政策支持力度将会超市场预期。
第一: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已成国家战略,对于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意义重大。从国际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赛道,是重塑全球利益格局与取得大国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从中美贸易冲突到俄乌冲突,其所涉及领域已全面延伸至数字经济。因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关乎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战略抉择,也是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第二:地缘冲突下,能源自主安全与新能源转型力度可能超越市场预期,推动数字经济与新能源的进一步融合,拓宽数字经济发展空间。俄乌冲突使各国更清晰地认识到能源自主的重要性,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如3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能源独立路线图提出在2030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德国拟将100%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从2050年提前至2035年等。中国的能源自主安全和新能源发展是“十四五”中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同时提出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风电、光伏,但由于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使得柔性可控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刚需,具备云资源储存、大数据处理、数据驱动分析、高度智能化等功能的数字化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前景广阔。
(二) 预期差二:数字经济的“稳增长”效用可能超预期
2022年经济工作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主题。自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国常会、国务院、发改委纷纷明确“稳增长”的重要性,包括强调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支持力度,拉动有效投资等。结合今年项目储备来看,目前已经有十三个省份公布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公布时间均集中在1-2月份,相比往年提前了一到两个月,可见当前地方政府稳增长紧迫性明显提升。
新基建已经成为实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意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30个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扩大有效投资。自2018年底起,新基建相关概念在各大会议及部门报告中频繁出现。新基建相比于传统基建,其内涵更加丰富,更注重科技端的创造研发与技术支持,涵盖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5G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和信息科技的普及,为产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提供了发展契机,也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新基建已经成为实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底层支撑,“稳增长”诉求下新基建的推进将驱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目前,许多发展潜力巨大的数字经济相关新兴产业,如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能电网、智慧教育都等需要新基建作为支撑。同时新基建中的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正是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与新基建密不可分,新基建的推进将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驱动。
数字经济辐射面广、经济活力强,所带来的“稳增长”的效用可能会超市场预期。数字经济行业覆盖面广,既包括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也涵盖软件和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数字产业,还涉及智慧农业、智能交通等传统行业数字化升级,更广泛影响智能电网等新能源领域。其中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将实现全方位、全链条、多角度改造,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能电网等众多新兴产业以数字基建为基础,这些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数字经济所带来的“稳增长”效用可能会超市场预期。
(三) 预期差三:“东数西算”工程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基
“东数西算”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文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据中国信通院数据,近5年我国智能算力需求从2016年占总算力比例3%上升至2020年的41%。在数字经济的大趋势下,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带动数据中心规模高速扩张。“东数西算”使我国可以系统化合理布局数据中心资源,实现全国数据中心的一体化发展。
“东数西算”工程启动是数字经济底层技术与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一步,基石的巩固将会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东数西算”是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之后的又一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是发展数字经济实际举措的落地,有望充分带动相关产业链受益,如IDC产业链上游包括设备、设施和软件供应商、中游包括IDC建设者和服务商以及下游各行业应用客户。
3
数字经济主题如何配置?建议关注三大方向
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较高、发展空间广阔、行业战略规划清晰的数字经济核心领域。
(一)智能汽车:技术革新,销量高增,渗透加速
智能汽车:数字技术进步加速智能汽车渗透,业绩确定性较高。应用场景的丰富与需求多元化为智能汽车爆发带来契机,销量由2016年的146万辆增长至2020年的1306万辆,渗透率由13.9%升至51.6%。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数字经济浪潮将加剧汽车行业新一轮变革,算法等领域的突破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提供技术基础,带动线控化底盘、域控制、HUD等多种数字化零部件活力迸发。
(二)IDC数据中心:受益于算力需求的高增长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底层设施,在经济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受益于算力需求的高增长。数字技术向社会各领域全面渗透带来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长,大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相关产业规划与政策频出,如2月17日“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发改委2021年5月印发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工信部于2021年7月4日印发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我国2020年算力规模已达135EFlops,而算力需求未来预计仍将高速增长,并且IDC产业链较长,在未来景气催化下有望带动上中下游各环节规模扩张。
(三)5G基站: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业绩确定性较高
数字经济与新基建交集区域,发展规划清晰,企业受益于政策扶持与需求旺盛。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明确表示,将适度超前部署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21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142.5万个。工信部预计,2022年新建5G基站将超过60万个,计划年底达到200万个5G基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5G用户数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134%、117%。在《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指导下,“双千兆”网络和5G应用快速扩张。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3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3000亿元。《规划》明确提出至2025年力争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达 26 个(2021年底仅为每万人10.1个)。“5G+工业互联网”在采矿、钢铁、电力等10个重点行业形成了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20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多个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
4
风险提示
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待跟踪、经济低于预期、稳增长政策低于预期,全球疫情失控、中美关系恶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