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
日益内卷的消费电子行业已俨然成为了一座“修罗场”,如何谋变求生是各中公司都在思考的事。这其中,以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以及蓝思科技为首的果链巨头都已找到了各自的转型路线,而谁又将从中杀出重围,谁又将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陨落仍未可知。而作为行业先驱,他们的转型路径以及方法都将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启示录”。
2 月 21 日,针对“立讯精密将无缘代工高端 iPhone14的传闻”,公司回应称“相关商业合作顺利开展,不存在任何未达客户及公司预期的情况。”。作为果链的重要配件供应商,能拿下多少订单至关重要。而这对于依附于苹果的其它上下游公司来说,亦是如此。
事实上,果链公司极力想要抓住订单背后,增长乏力的消费电子赛道截断了很多公司的利润增长流,即便是消费电子巨头立讯精密也已经着手转型。就在两周前,立讯精密官宣“造车”,确定了大船转向的关键方向——“汽车代工厂”。
除了立讯精密,另外两大消费电子巨头歌尔股份以及蓝思科技也找到了各自的转型路线。
放缓的手机市场—消费电子的“修罗场”
近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渗透率逐渐饱和,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缓步下滑,智能手机链相关的传统消费电子行业增长明显放缓。
根据IDC统计数据显示,2017-2020年期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实现四连降,分别为14.72亿部、14.049亿部、13.71亿部、12.4亿部。
这一现象直至2021年才有所缓解,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58亿部。
当消费电子逐渐进入成熟阶段时,市场整体增量逐渐缩小,业内由原先的增量逻辑演变成为存量博弈,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是一定的。
根据产业链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闻泰科技和领益智造均表示,自2020年起已有部分厂商开始恶性压价以抢夺订单。
这也导致领益智造的业绩在2021年出现了爆雷的情况,公司股价由2020年年末的高点14.88元/股一路下跌至当前的6.19元/股,实现“脚踝斩”。
而智能手机增量逻辑崩盘的背后不只是手机渗透率已经步入高位,手机已经卖不动了,更是在各大厂商于硬件方面的内卷逐渐收敛后,消费电子行业的立命之本—产品创新变得举步维艰。
以iPhone为例,在产品方面已多年未推出革命性的创新,每一代新机主要变化为性能提升以及屏幕、摄像头、外观等方面的小幅创新,销量在2015年达到最高的2.31亿部后也已多年未实现突破。
要知道2017年的蓝思科技仅凭着全新的“双玻璃”方案的推出和盛行便迎来了业绩的拐点。
彼时2017年,蓝思科技业绩增长放缓之际,随着玻璃工艺持续改进,散热、强度等制约因素得到解决,“双玻璃”方案渐受青睐,叠加3D玻璃需求的增长,手机玻璃行业市场空间迎来3-5倍增长。
受益于消费电子产品迭代,尤其是苹果等大客户新机上市大幅带动产品需求订单,蓝思科技迎来了业绩拐点,2017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5.94%和70.07%。
而在手机技术迭代放缓的大背景下,一切依附于“技术创新”的增长逻辑都显得如此脆弱不堪。
此外,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减退,消费电子终端巨头苹果公司为寻求供应链的稳定、低成本,逐渐将部分订单从中国大陆抽离,转向越南、印度等新兴国家。对于没有海外产能布局能力的部分中国消费电子供应商而言,业务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而苹果产业链中的翘楚们为了在消费电子这个不断内卷的“修罗场”中杀出血路,纷纷选择了转型。在这其中,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以及蓝思科技的转型路径则最具代表性。
转型背后的不同路径
虽然消费电子三大巨头均开始转型,但背后却选择了不同的路径。
其中歌尔在2018年遭受业绩后便开始另寻方向。从2019年开始,歌尔股份的业务结构发生一丝改变,零部件业务逐步向可穿戴设备领域发展。
随着全球5G技术渗透率持续增加,各国均在加速开展并布局5G建设,这也使得原本只能出现在电影中的虚拟现实情节成为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果仅从其布局的时间节点来看,其实VR的风口早已吹过。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产业元年,那一年里仅在国内市场就诞生了超过3000家VR创业团队,生产出的VR内容更是上年的10倍。
但技术尚未发展成熟的VR设备给用户带来极差的体验,也让当时的VR消费市场一片惨淡。元宇宙的爆火,似乎再次将虚拟现实重新带回了人们的视线当中。
而这一过程中,元宇宙之匙—虚拟头显则显得尤为重要,相关厂商的订单也是不断。对于早在2017年便斥资1.65亿元收购Kopin9.80%股权。
在VR领域,歌尔不仅表现出了实力,也表现出了推出自己的产品、抢占这一新兴行业市场的野心。在VR/AR领域布局多年的歌尔股份,目前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VR虚拟现实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服务,同时在与VR/AR相关的精密光学、声学、传感器、精密结构件等领域内具有提供整体产品解决方案的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时,这条赛道确实可能成为歌尔股份翻盘的机会。
同是声学巨头的蓝思科技,则选择了当前最为火热的便是新能源赛道,不过,它选择了其中景气度最高的细分子版块——光伏。
2021年11月3日,蓝思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湖南蓝思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玻璃产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光伏发电项目等业务,这意味着蓝思科技正式“跨界”进军光伏领域。
而立讯同其他两家略有不同,选择成为汽车市场中的tier1厂商。虽然三大消费电子巨头都转向了几大前景行业,但相较而言,立讯并非与老业务全然脱离。根据立讯精密的电话会纪要,立讯精密与奇瑞的合资公司要做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代工。
立讯精密选择发挥自己零部件的优势,协同奇瑞作为ODM给别人造好车,而非自己造车。
在2月13日立讯精密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公司高层表示,当前的Tier1市场几乎是所有车企总产值的70%,大家所熟知的全球四大Tier1厂商——博世、日本电装、采埃孚、麦格纳,成立时间都在50年以上,收入规模都在300亿美金以上,但是四大厂商里没有中国企业。
对于立讯精密而言,公司在汽车板块已经沉浮10多年,为了打造立讯精密独有的汽车品牌。公司事无巨细,由小及大,以基础的汽车零部件作为基本盘,垒砌造车的堡垒。
目前上市体系板块中主要专注在汽车“神经”的部分:整车线束,高速、高压线束,充电部分,连接器部分。目前各主流车企都是公司客户。公司表示该部分业务22年的收入预计在40-50亿之间,24年会突破100亿。
此外,开年以来,公司一直在整合BCS的业务,除了传统业务以外,增加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业务,将立讯擅长的消费电子板块应用到汽车。
相比其他企业,立讯精密成为“Tier1领先厂商”的可能性或许更大。
2019年以来,这三家公司也都一度成为机构的心头好,公司的股价也是迎来了猛烈的上涨,其中以歌尔股份的涨幅最大,2019年至今期间的最大涨幅高达752.15%。
然而,这个势头在最近却出现了分化。公开数据显示,开年以来歌尔股份的跌幅高达19.04%,同期立讯精密的跌幅仅为12.78%,明显低于歌尔股份。
多数时候,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叠加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股价反应的并不是一家公司的全部,但如何将PPT上的转型规划落实到实处是一个声势浩大的工程,个中酸楚唯企业自知。
而在一个下跌的大环境中,市场给了我们更多去伪存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