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公募基金在管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2017年6月,公募基金在管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元。
2020年12月,公募基金在管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元。
如今,公募基金在管规模达到25.57万亿元。从万亿到10万亿,整个行业历经了10年,从10万亿到20万亿,整个行业用了不到4年。与此同时,在短短1年时间里,整个行业规模增长了5万亿元,可以说,公募基金正在成为全民理财的工具。
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基金行业也出现了不少新变化。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认为变化主要集中在资金端、投资端和产品端三个方面。比如,销售机构和终端客户越来越热衷所谓“流量”,即什么基金关注度高就买什么;行业中出现了一些基金经理投资极端化、集中化的趋势,某些基金经理极端投资某一板块,博取短期业绩排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主题基金或行业基金,这些基金打着当下被大众追捧的主题,具备很好的流量效应,但忽视了指数的市场容量和长期投资价值。
面临这些新变化,机构看好哪些板块,又有哪些应对措施呢?“全民理财工具”虎年还会追着流量跑吗?
1月市场上演极致行情,机构看好节后反弹
基金行业深刻变化的背后是风格极致变化的资本市场。
进入2022年以来,市场行情波动不断,仅在1月份就出现了较为极致的行情,春节前夕,A股继续走弱,资本市场遭遇滑铁卢,最后一周上证指数下跌4.6%,上证50下跌5.1%,沪深300下跌4.5%;中小综指和创业板指跌幅均在4%以上。
机构纷纷自购以激励基民信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底,已有23家公募宣布认购旗下基金,总计认购金额超16.7亿元。
与此同时,机构也看好春节后的市场反弹行情。彼时,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认为,从历史上看,春节后到两会前这段时间,由于政策预期的发酵,国内投资者风险偏好一般会上升。经过年初至春节前的回撤以及利率的下行,当前A股的风险补偿已经恢复到过去3年均值向上1倍标准差的位置,叠加风险偏好修复,节后A股大概率会出现反弹。
华夏基金表示,节前我们判断市场调整主要归因于风险偏好的下降,扰动因素来源于美国加息预期影响、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以及叠加地缘政治等风险事件,并认为指数在节后波动性大概率有所降低,随着风险偏好的修复有望逐步展开反弹。
2月7日,A股如期迎来开门红。沪深三大股指早盘集体高开,有3973家上市公司开盘股价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复3400点,收盘报3429.58点,涨2.03%;深证成指报13456.65点,涨0.96%;创业板指报2917.86点,涨0.31%。
2月8日,股市呈现明显分化格局,在周一暴力反弹之后,沪市震荡整理尾盘收红,深市盘中创出新低,但午后跌幅明显收窄。行业板块方面,煤炭、社会服务、公用事业、钢铁领涨,金融板块也有较好的表现;电力、电子、食品饮料、汽车跌幅较多。
鹏扬基金表示,从消息面和情绪上来看,近期中国女足在亚洲杯捧杯和北京冬奥会举行,激发社会运动热情和相关消费意愿,刺激相关板块活跃度提升。锂电池和创新药板块的龙头公司因受到美国制裁消息的影响,导致大跌。在年报业绩预期和钢铁行业碳达峰延后的催化下,上游低估值绩优股上涨。
从长远来看,成长板块的龙头公司护城河正在逐渐形成,竞争优势仍有望继续积累。医药行业受到集采的影响较大,预计未来集采的影响依然会存在。但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老龄化的影响和居民需求的释放,未来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是比集采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随着稳增长逐渐兑现,金融地产优质公司的价值仍可捕捉。
机构预计指数阶段性反弹空间仍然存在 新能源或成反转投资机会
虎年市场行情震荡下,机构看好哪些板块?
华夏基金指出,风险偏好的修复并非一蹴而就,市场反弹过程中仍有可能呈现波动风险,但预计指数阶段性反弹空间仍然存在。目前需要重点跟踪本周将发布的1月金融数据,1月信贷、社融投放的总量和结构决定了投资者如何预期和观察稳增长的政策的效果。
鹏华基金认为,近期A股市场的调整,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海外货币政策预期收紧,引发的全球流动性的担忧;二是地缘政治风险延续,俄罗斯乌克兰地缘冲突等对市场情绪产生扰动;三是国内宽信用、宏观经济托底的信心仍待验证。
而2022年增量资金放缓,但在政策“稳增长”的基调下,国内货币政策有望走出独立行情,宽信用亦有可为空间。历史来看,在稳增长或政策发力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市场表现都不会特别差,尤其上半年来看,对A股市场不宜太过悲观。
财通基金认为,随着稳增长的措施出台,经济低点大概率已经过去,随着基建各个项目的发力,财政发力,经济底部已经探明。2022年大概率又是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一年,很多中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有望缓解。同时,随着2022年内需的企稳以及疫情严管终将过去,大概率通胀会逐步回升。大盘有望维持宽幅震荡,结构性行情仍会延续。
展望后市,鹏华基金看好稳增长相关基建投资与消费领域的板块机会;同时,对于景气延续的新能源、半导体等硬科技板块,一些具备合理性价比的细分赛道与个股仍具机会。此外,可关注港股结构性修复机会。
华夏基金则表示,从机会上来看,我们仍维持“稳增长+新能源+科技成长”的投资主线,短期市场更多反应的是稳增长政策态度下,低估值的传统地产和基建产业链反弹修复,具备交易机会;而前期涨幅靠前的行业普遍股价回调,估值回落,但其中拥有长期产业前景、行业高景气或持续成长的品种,如新能源、数字经济等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从需求端来看,可能出现较大概率超预期的行业将在服务业、必选消费各个领域。”财通基金表示,预计2022年A股市场的主线有以下方向:一是PPI回落和CPI小幅抬升带来的中游制造业盈利的边际改善,有提价能力的消费品业绩的复苏;二是后疫情时代管控的放松,带来服务业由亏转盈的巨大弹性;三是“碳中和”和“新基建”等政策导向带来的储能、新能源运营、军工、通信、消费电子的景气延续或反转的投资机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