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丹 周媛
1月21日,证券时报时报会客厅对话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张智威曾供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香港金融管理局,历任中金公司中国经济学家,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并且负责中国股票市场策略。2019年加入保银投资。
张智威认为,今年上半年宏观政策将逐步宽松,央行还会继续降息降准。市场方面,不管港股还是A股,上涨的概率更大一些,相对更看好港股。
指数上涨概率更大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对2022年经济下行是没有分歧的,但是经济下行的幅度应该怎么看?什么时候见底?
张智威:现在市场担心的主要有三点:第一,疫情是否继续恶化;第二,房地产下行风险;第三,政策的不确定性。
证券时报记者:针对这几点,您是怎么看的?
张智威:关于政策,未来几个月会逐渐变得清晰。我们相对比较乐观,接下来央行还会继续降息降准,上半年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政策宽松。现在是政策整体宽松周期的开始,不仅货币政策,还有财政和行业政策,比如要建240万套保障房,比去年增长不止一倍。政策方面主要还是时间点的问题。房地产到年中大约能稳定,投资者担心的是高杠杆企业,现在问题已经基本暴露出来,它有一个重组的过程。这一轮地产周期年中会逐渐见底,违约风险也会逐渐消去。比较不确定的是疫情,全球正走向群体免疫的状态,输入性病毒的风险会上升。未来一两个季度是否能控制住?相对来说,三个事情最担心的还是疫情。
证券时报记者:央行一年期LPR降了10个BP,五年期降了5个BP,时隔21个月后的首次调整,为何五年期调降幅度较小?
张智威:为何五年期调降幅度较小?我觉得央行还是考虑小步走,不能一下子把“弹药”打完,另外央行可能担心降息太快会导致房地产市场又出现炒作。5个基点确实对市场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这只是开始,显示央行接下来会做更多的事情,更多的降息及降准。未来几个月政策会逐步出台,而且如果经济不好,政策就会持续加码。
证券时报记者:大家对于2022年市场比较乐观,有很大的原因就是流动性会相对不错,政策比较乐观。从过往看,是否政策偏宽松,股市就一定会涨?如何正确看待宽松周期对市场的影响?
张智威:我觉得还是比较正面,只不过传导需要时间,不会很快显现出来。从现在看到年底,不管是港股还是A股,指数上涨的概率会更大一些。至于上涨的时间点是这个月还是这个季度,比较难说。货币政策不会立竿见影,投资者对市场还是有一定的疑虑。市场在等确定性信号,比如消费什么时候开始见底回升,旅游业、中小企业的情况会不会好点。此外,新的疫苗和新的药物如果能够把疫情基本控制成流感,那么我们能讨论的疫情管控政策空间会大一点。
看好四大方向
证券时报记者:2022年有哪些风险点?如何看待美联储加息?
张智威:今年的风险更多在国内而不是国外。预测美联储4次加息的投行比较多,加息4次以上的概率并不是特别高,很多的变化已经在价格中有所反映。现在美联储加息是在非常低的水平开始加,对整个经济包括市场的影响并不会特别大,短期影响并不会那么明显,更担心的是2023年,进入加息周期第二年的时候,大家会担心美国经济是不是出现衰退,那时风险可能会更高。
中国市场主要还是内部原因,去年港股调整幅度比较大,估值已经到了历史低位附近。2022年港股上涨的概率要大于下跌,因为它本身已经处在很低的位置。A股更多地是看国内,对海外市场的反应并不特别同步。
证券时报记者:2022年没准机会最大的是港股,其次为A股,美股反而要小心风险?
张智威:对的。我们更多地是看好港股,A股也会有正收益。美股下行的风险更大一些。
证券时报记者:2022年比较有亮点的方向在哪里?
张智威:第一,去年下半年消费的调整比较大,到了今年下半年,消费应该能企稳,从中长期来看,消费有机会,持续性更强,比较看好消费领域的龙头股。未来3到6个月如果能够看到企业盈利水平企稳回升的迹象,消费的机会将会更好。第二,科技股方面,不管是政府政策的支持还是中长期的可持续性,都值得去关注。第三,我们一直看好新能源,虽然估值比较高,有一定的调整,但还是有机会,尤其是新能源整个产业链。新能源车的市占率在未来几年还是会有较快的增长。第四,经济周期反弹后也会有机会,比如基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