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今年以来股债市场波动剧烈,资产配置横跨两大市场的“固收+”基金受到影响,净值大幅回撤,不少产品跌幅堪比偏股基金,以稳健收益称道的“固收+”也被市场戏称为“固收-”。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权益类资产下跌和过度使用收益增厚策略,是“固收+”产品回撤较大的主因。预期今年股市波动加大,多家基金管理人已主动降低了权益仓位暴露,优化大类资产比例,确保稳健收益。
部分“固收+”基金
净值回撤明显
市场巨震中,“固收+”产品遭遇“滑铁卢”,部分产品短期回撤甚至超过偏股型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今年以来,包括偏债混合、二级债基在内的875只“固收+”基金(份额合并统计)平均收益率为0.08%,有508只基金收益为正,占比近六成。不过,产品平均回撤达到3.78%,最大回撤超过20%。
“债市震荡幅度其实不算大,‘固收+’产品回撤明显主要还是由于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带来的。”鹏扬基金利率及高等级策略总监李沁表示,在通胀预期和国内外流动性环境变化的共同推动下,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给高估值的板块带来估值压缩压力;年初市场“抱团”现象突出,部分板块估值大幅提升透支了业绩的真实增速,部分机构资金从消费、科技“抱团股”调至顺周期、低估值等板块,带来股票结构的分化。
李沁透露,市场巨震更能够看到宏观因子的重要影响,大类资产配置在组合管理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除了权益市场的大幅波动外,“固收+”品种回撤较大也与基金经理采取的投资策略不无关系。
上海一家公募投资总监表示,“固收+”基金数量众多,但没有明确的标准,策略各异。常见的策略有“固收+打新”策略、二级债策略、可转债策略等,这些策略的过度使用也会导致基金出现大幅回撤;一是底仓配置激进,在市场风格急剧变化时未能及时调整;二是作为“固收+”应根据市场风格调整大类资产配置,但实际操作中以权益基金为主导;三是可转债进攻属性较强,并不符合“固收+”控制回撤的要求。
打造稳健收益
“固收+”降仓位、调结构
在今年股市波动加大的预期下,如何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合理分配股债资产比例就成为“固收+”基金保证稳健收益的重点。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将降低权益仓位,优化持仓结构,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持有体验。
李沁认为,从基本面看,今年可能面临经济延续修复但动能趋缓、紧信用、稳货币的环境,宜适当降低收益预期,债券市场可能会迎来收益率高点,而“固收+”产品根据收益目标的不同可以进行相应调整:如果是追求绝对收益、稳健回报为主的组合,可以适当降低仓位,同时对结构进行调整。
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何家琪也持相同观点,“今年权益资产市场不会像过去两年有明显的趋势性机会, 应该降低一些权益的暴露,以保住过去两年的成果。”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今年股市与债市没有明显的优劣,都有一定的表现机会。为避免“固收+”变成“固收-”,对照通常的8:2的股债配比,今年要适当降低一些股票资产的仓位,设置在10%左右较为合适。
“越是在股票市场低迷的时候,债券越能体现出配置价值,加大债券的配置比例,可以利用股债跷跷板效应,为投资组合提供更好的风险对冲,给投资人平衡风险和收益。”该基金经理说。
除了组合中的权益资产,有基金经理还认为,要关注可转债在部分“固收+”产品组合中的作用和未来行情变化,并将该类产品与适当的投资者相匹配。
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华商可转债基金经理张永志表示,作为“固收+”重要策略的可转债,经历了去年的估值扩张后,传统行业和中小市值公司估值水平具有了一定价值,未来可转债市场有望出现估值修复行情。
(来源于: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