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IPO数量和募资额创新高 A股将全面走向注册制
记者 程丹
2021年进入倒计时,纵观全年的IPO市场,在新股发行注册制试点改革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力持续增强,年内IPO企业数量和募资总额均刷新历史纪录,截至12月23日,年内500多只新股在A股上市,IPO募资总额超5200亿元,其中,注册制发行的股票超过了七成。
展望2022年,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改革箭在弦上,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经过多年的试点改革,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已经比较成熟,以注册制为牵引的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IPO发行将继续常态化,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IPO企业数量
和募资总额创新高
据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来A股共有500多只新股上市,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达5229亿元,数量及金额均创历史新高。IPO企业数量比2020年全年的437家增长16%;募资总额为5229亿元,较去年全年募资总额4806亿元增长8.8%。
具体看,超过七成的IPO以注册制方式发行,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比75%和66%。中小IPO占比进一步升高,10亿元以下IPO数量占77%,比2020年多出4个百分点。从数量上来看,创业板IPO数量居首。分行业来看,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分列数量和筹资额首位,生物科技与健康IPO数量和筹资额双双进入前五。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全国主管合伙人刘启鸿指出,2021年的A股市场呈现出新股发行速度加快、发行数量大幅增加、个股平均融资额有所下降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注册制改革利好A股市场,二是科创板和创业板发行速度稳步上升,三是北交所开市增加更多活力。科创板、创业板IPO融资占比高,表明现阶段我国通过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使更多处于初创期的新经济企业尽快到A股市场上市融资,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新股发行数量创新高的同时,资本市场生态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在为推进注册制全市场推广、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等方面做足了功夫。一方面,强化中介机构责任,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规范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定位,防止板块套利;另一方面,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加强与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的有机联动,深化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协调发展,共同营造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良好生态。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认为,资本市场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激发企业家精神、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孕育新的融资机会,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可以为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投融资服务。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证券法修订以及推出创业板注册制、科创板制度优化、北交所成立、试点红筹股回归和新三板精选层转板等,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开启一个新的时期。
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多只中概股回A成为新股市场一大亮点。近期最受市场关注的就是中国移动(600941)回归A股。作为首家红筹回A的上市公司,中国移动IPO新股发行有效申购为805.68倍,A股对中国移动回归反馈积极、热烈追捧,这将成为近10年来A股最大规模IPO。
全市场推行注册制
市场生态持续改善
监管层已经明确全市场推行注册制,不断优化创新资本形成的创新环境。展望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之路将会沿着“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创造条件”的路线进行。
目前,全面推行注册制的条件已经逐步具备,从整体上看,发行承销、上市、交易、持续监管、退市、投资者保护等一系列基础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相互衔接的高标准立体惩戒体系愈发完善。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实现了三个突破:优化发行上市条件,把实质性门槛尽可能转化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提高对企业特别是科创企业的包容性;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内容、过程、结果公开,增强可预期性;对新股发行的价格、规模等不设任何行政性限制,消除不必要的干预。
在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方面,今年7月,证监会出台了《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督促证券公司在从事保荐承销、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时归位尽责,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特别是证券公司的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全国首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首例证券集体诉讼)民事赔偿落地,康美药业案迎来一审判决,康美药业案投资者赔付已陆续到账。业内人士表示,首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民事赔偿的落地,破解了中小投资者起诉难、维权贵的困境,大幅降低了维权成本。
邵宇认为,注册制改革是下一步资本市场的重要工作,2022年注册制将全市场覆盖已成定局,它将作为牵引,成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市机制、多层次市场建设、强化中介机构责任、投资端改革、完善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等重点改革事项主要抓手,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将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对科创、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
刘启鸿预计,北交所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境内上市途径,2022年A股新股市场将会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新股数量攀升的支持下继续增长,中小型制造及科技企业将会是新股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