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汪友若
临近年尾,近日多家券商陆续发布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对明年A股的指数走势、板块配置、资金面结构等多方面进行展望。
整体来看各家机构的观点有一致性预期,也存在分歧:多数券商认同2022年A股结构性机会仍存,但对市场运行节奏持不同观点;具体配置上,估值消化的蓝筹和高景气度的新能源仍是资金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周期股走势,券商研判则出现相反的判断。
指数震荡偏弱 把握结构性机遇
虽然随着近几年市场风格的持续切换,风格研究和行业比较已经取代大势研判,成为券商策略研究的关键。但由于指数的表征作用,“明年大盘怎么走”仍是不少投资者十分关切的话题。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对此表示,2022年A股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上半年机会较多,下半年相对平淡。具体来看,中信证券认为2022年A股运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跨周期政策推动经济回归疫情前常态,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A股整体向好,机会较多;下半年货币政策在内外约束下转向稳健中性,以及高基数下非金融板块盈利承压,市场表现平淡。
光大证券策略团队同样认为,节奏上市场可能会跟随政策波动,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四季度以及明年春节前后的市场躁动仍值得把握。但光大证券强调2015年之后,市场中缺乏盈利支持的牛市已经较为罕见,预计2022年指数将震荡偏弱。
不过招商证券策略团队对市场运行结构的看法则正好相反。招商证券表示,2022年A股盈利增速将会保持放缓的态势,宏观流动性逐渐转向充裕,社融增速企稳回升带动A股三季度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起点。因此市场有望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类似“√”。
公募基金仍是最大增量资金
从流动性预测来看,中信证券同样对A股2022年资金面持乐观态度。中信证券表示,与今年春节至今“短钱”驱动市场快速轮动不同,2022年以机构为主的“长钱”定价权将明显增强,其中除了公募继续保持较高规模净流入外,外资、保险、理财子等长期资金净流入量相对2021年明显增加,具体测算如下:
首先,公募销售渠道转型财富管理,在头部权益类产品的发行上依然积极,预计全年净流入8500亿元;
其次,中信证券认为海外权益基金在A股配置依然偏低,预计北向资金仍会增配A股,净流入4000亿元,相比2021年3500亿小幅上升;
第三,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资金加速向理财子公司转移,间接提高权益配置比例,预计理财子公司权益资产净流入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
另外,私募和游资等偏短期资金净流入量显著下滑,预计规模在3500亿元左右,相比2021年8000亿元明显回落。
不过对于外资资金面的研判,机构观点出现分歧,部分机构认为在美联储实施Taper的预期下,美元指数短期内表现强势,或将影响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流出。
招商证券表示,公募未来仍是A股主要增量资金来源,预计2022年将会有6400亿元以上的净增量资金。但需关注海外流动性拐点和美联储可能加息对A股的外部冲击。光大证券同样认为海外流动性边际收紧,外资流入速度或将放缓,但对于国内资本市场影响有限。
消费蓝筹和新能源或成共识
2021年A股市场整体波动加大,结构性分化加剧,中小盘指数显著跑赢,而大盘蓝筹股估值则有所收敛。整体来看,新能源产业链为首的个股上涨贯穿全年,景气分化是造成风格分化的核心因素。
对于2022年展望,招商证券认为新能源基建、新信息革命仍将演绎出主线级别行情,建议给予关注。中金公司同样看好高景气、中国有竞争力的制造成长赛道,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及科技硬件及应用等。同时中金公司还建议关注中下游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依然明朗的偏消费类的领域,如农林牧渔、医药、食品饮料等。
中信证券则判断蓝筹股有望再度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配置上,建议在机会较多的上半年聚焦中游制造和消费;在相对平淡的下半年关注消费和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周期股的观点机构再度出现明显分歧。中金公司表示,阶段性看淡中国传统的周期,如煤炭、钢铁、航运等板块。开源证券策略团队则认为,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二者之间可能是相互成就、协同发展的。开源证券表示2022年建议围绕以下三条主线布局:首先是供应紧张的原油链;二是长期毛利率提升的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化工材料;三是享受长期产能成长性的新能源如风电、光伏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