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持有不同仓位的人而言,持股或持币有着不同的答案。
“上半年的工资,还不够股票一天跌的。”这是入市不久的股民小殷入秋来第N次诉苦。
近日来,市场受到多重因素扰动下跌,不少股民叫苦连天。距离国庆仅剩最后一个交易日,持股还是持币过节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再次掀起讨论。
记者询问多家机构后得到较为统一的意见——持股。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也呈现国庆节前跌多涨少,节后扭转颓势的主要趋势。
然而,也有例外。有观点认为,今年情况大有不同,历史经验有效性或降低。而且,对持有不同仓位的人而言,持股或持币有着不同的答案。
“持股过节”险胜
从记者梳理的结果来看,过去十年的统计显示,持股过节“胜率”更高,2021年持股过国庆长假似乎依旧成为机构的核心答案,但也并非一概而论,具体还需看仓位。
“过去五年,除2018年受贸易摩擦扰动外,其余年份长假后行情均有上涨,持股过节的胜率较高。”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对记者表示。就目前来看,市场已经出现显著回撤,同时成交量急剧缩小,这意味着长假的时间价值及不确定性已包含在市场定价中,在长假后,避险资金的回流将带来新的行情机会。
开源证券也认为,在抑制通胀并未成为主要政策目标前,市场并不存在明显风险,持股过节问题不大。甚至,节前出现明显的市场回撤反而使得持股过节变得必要。2021年以来周期已成为市场新共识,部分强势品种未来可能存在路径上波动控制的必要,但并不存在方向上的择时,仍会有新高。
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持股过节的私募数量小胜选择持币过节的私募数量。
数据显示,58.56%的私募倾向于持股过节,41.44%的建议持币过节。另外,42.67%的私募看好节后市场将迎来一轮上涨行情,35.45%的私募则认为市场会维持震荡走势,近21.88%的私募不看好节后行情。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对记者称,长假前投资者的情绪通常较为谨慎,但因此导致的市场调整往往会在节前一周左右完成,这就使得节前一到两个交易日调仓的必要性不大。“如果仓位比较重,投资组合近期涨幅大、估值相对较高,投资品种在最后的两个交易日有冲高表现,可以考虑适度逢高降低仓位。反之,如果仓位不重,或者持有品种近期调整充分、基本面扎实且估值不高,就没有必要操作了。”
圆融投资股票部总经理王将也表示,从历史上来看,如假期没有重磅的突发事件,大概率节后与节前的走势是有延续性的,无缘无故出现节奏突变是小概率。股票资产的本质是自由现金流贴现,大部分事件不会影响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只会带来股价波动,不会造成趋势性的改变,因此,持股过节或持币过节并不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重要的是选对行业与公司、保持合理的持仓结构、提高组合的抗风险能力,以适应当前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
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表示,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投资者是持币还是持股,主要还是看投资者布局的哪些赛道。“如果是食品、酿酒、医疗这些前期调整充分的板块,持币过节是没有风险的,如果持有的是钢铁、有色、煤炭、化工这些强周期板块,建议还是暂时持币为宜。”
马澄进一步称,主要原因是美国就再次提高债务上限未能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可能将于10月中旬左右停摆,这一事件必将在假期期间继续发酵,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重大影响。“为防范潜在的风险,持币是相对安全的策略。”
历史胜率是怎么来的?
纵观过去10年A股市场国庆节前后的市场表现可以发现,大多数年份里,节前的指数表现都差强人意,节后市场整体反弹上涨概率较高。
根据Wind数据,2011年至2020年间,上证指数在国庆节前20个、10个和5个交易日下跌的概率分别为50%、70%和70%,平均涨跌幅分别为-0.78%、-0.79%和 -0.54%。国庆节后5个、10个和20个交易日上涨的概率分别为80%、70%和80%,平均涨跌幅分别为1.62%、0.88%和 2.88%。
创业板走势与之类似,过去10年,国庆节前20个、10个和5个交易日平均涨跌幅分别为-0.84%、 0.69%和-0.31%;国庆节后5个、10个和20个交易日涨跌幅分别为2.48%、 0.99%和3.13%。
从风格来看,日历效应在大盘股中表现更为明显。过去10年间,上证50指数节后录得上涨的比例达80%,而中证500指数上涨比例仅50%,且上证50指数的涨幅也要高于中证500指数。
节前为何大跌?背后存在着多种原因。
从资金面来看,国庆节前往往出现市场流动性收紧,成交量萎缩,节后再显著提升。从2011年至2020年数据来看,国庆节前11至20个交易日的10日平均换手率为0.97%,而节前6至10个交易日的平均换手率则降至0.83%,节前1至5个交易日的平均换手率仅为0.75%。节后市场活跃度显著回升,节后20个交易日平均换手率为0.90%。
华泰证券策略分析师张馨元分析称,国庆节前后的交易量差异主要受资金需求和投资偏好影响。一方面,正值三季度末,企业有税收清缴需求,个人有假期消费需求,导致节前资金需求上升,市场交易量下降。另一方,绝对收益者提前锁定年内收益,也是引发节前震荡的因素之一。
华西策略分析师易斌在研报中表示,对于考核绝对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往往从每年农历新年后开始逐步建立头寸,如果到9月初有一定收获,便会出现锁定收益的操作。“从今年情况来看,前三季度市场行情火爆,也容易出现绝对收益投资者提前锁定收益的情况。”
今年节前大跌,还有其多重特殊因素,其中之一就是“限电潮”引发的连锁效应,截至28日,已有2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限电停产相关公告。而限电的背后,是上游资源价格的“走形”。
“由于煤炭紧缺、煤炭价格和电价倒挂的影响,此次限电潮的执行力度非常大。”国金证券分析师王安松对记者称,疫情冲击了全球供应链导致上游价格高企,许多商品供应都出了问题。
王安松表示,全球尤其是欧美货币“大放水”的结果就是资源涨价,而疫情冲击下的供需错配,加之全球对于高能耗的压缩,都是资源维持高价位的原因。
严凯文也提出,供需错配给了大宗商品涨价的空间。疫情冲击后,全球经济快速复苏,全球复工复产以及各主要国家的大基建计划,带来大宗商品需求暴增。疫情冲击导致各矿产出口国纷纷采取限产减产措施,则导致了有效供给不足。同时碳中和背景下的环保指标也影响了世界范围内大宗商品的供给。
“本轮大宗商品上涨,流动性也起到了助推作用。过去一年,美国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力度空前,通胀预期助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严凯文称。
历史经验有效性或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史上仍有少数年份的日历效应失效(如2011年、2014年、2018年),在这几个年份里,虽然长假前市场有所反弹,但是受长假期间海外市场波动影响,节后仍存在补跌风险。而此次,也有机构提出,节前跌、节后大涨的历史经验有效性可能降低。
比如,张馨元就认为,过往年份机构通常在四季度进行调仓,今年三季度或已在进行较高频率的调仓,故今年历史经验有效性或下降。“国庆假期外围股市仍然交易,影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投资者出于避险心理也往往选择“持币过节”。
王安松也表示,指数在节前已经开始释放风险,包括高位的光伏、风电、锂电池跌幅不小。并且,市场普遍担忧长假期间外盘的交易情况,如遇大跌节后A股将承压。
“今年节前风格与往年有所不同,不仅调整幅度较大,且有些基金有‘风格漂移’的问题。我们预估有些基金,特别是一些买了新能源相关股票的消费类基金,会出现卖出新能源股买入消费股的情况。”因此王安松认为,持币过节或许较为稳妥,如果选择持股,仓位也不宜过重。
海川汇富资产投资总监曾正香对记者称,节后市场可能有一定风险。国内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放缓,初显滞胀迹象,制约了货币宽松的空间。而由于美债收益率上行和美联储有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债务上限谈判悬而未决,长假期间美股也有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多位受访人表示,长假期间还需要重点关注几大外部事件,一是美联储的宽松政策是否会超预期转向,二是美国的政府债务上限问题处理进展,三是疫情变化。
当地时间27日,美国参议院未通过暂停政府债务上限预算案,政府“关门”风险大增。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警告,必须在10月18日前提高或延缓债务上限,来避免几乎肯定的经济灾难。“如果不暂停或提高债务上限,将导致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违约,并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后果,国家可能会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耶伦表示。
欧美疫情的季节性反复也将形成长期影响。数据显示,美国每日新增病例数从9月7日的2.52万例波动上升至9月21日的4.14万例,疫情再次爆发风险不断升高。同时,欧洲疫情仍在蔓延,部分国家面临新一轮经济封锁或将再创欧洲经济,并拖累全球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