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宇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等策略的提出,ESG投资概念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以及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重点。
监管层也在持续发力,颁布诸多法律法规,积极推动上市企业开展ESG信息披露。
第一财经9月22日独家报道称,从多个独立信源获悉,上交所、深交所相关人士正在筹备一份关于上市公司进一步披露ESG信息的相关文件。
尽管主动公开披露ESG信息的上市公司在逐年增加,但整体占比依旧不高。2020年共有1021家A股公司发布ESG报告,仅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27%。
鹏华量化部基金经理罗英宇认为,主要存在两点原因,在阻碍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
回馈动力不足
上述推动上市企业开展ESG信息披露政策包括:
2018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正式发布《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报告》和《绿色投资指引(试行)》,构建了衡量上市公司ESG绩效的核心指标体系;
2019年,香港联合交易所发布有关检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及相关《上市规则》条文的咨询文件,进一步强化ESG信息披露要求;
2021年2月,证监会在《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将ESG信息纳入沟通内容: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
随着上述政策的逐年披露,上市公司主动披露ESG信息的意愿也在加强。Wind数据显示,无论A股市场还是沪深300成份股,披露ESG报告的公司数量占比都在逐年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2020年共有1021家A股公司发布ESG报告,但仅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27%。
罗英宇表示,在ESG正反馈形成之前,ESG投资效果与财务表现之间没有所谓的ALPHA,是ESG本身难以得到投资者广泛认同的重要原因。
简单来说,此前上市企业并不能通过披露ESG信息,来得到太多财务上的直接回报,披露ESG信息的动力自然不足。
从概念本身出发来理解,ESG是一种包含环境绩效、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大要素的投资理念,侧重关注企业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而财务数据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个季度或者年度范围内的经营情况,反映的是此前经营业绩的积累。
两者直接关联似乎并不多。
当然,企业还可以通过更符合ESG的治理标准获取一些间接好处。
比如同等条件下,绿色企业要比非绿色企业融资成本更低。
2018年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时表示,证监会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是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
此外,随着相关法规的颁布,企业发行绿色债(是指将所得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时也能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
然而历史上绿色债券的利率优势并不明显。绿色债券和可比一般债券的利差通常都在3BP(基点)以内,虽然有短期的异常波动,但长期来看二级市场并没有对绿色债券“另眼相看”。
但申万宏源固收预计,随着2021年7月1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的正式实施,绿色债发行和利率优势有望凸显。
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很多ESG信息过于敏感,导致一些上市公司并不愿意披露上述指标。
公司最常披露关于公司治理指标的信息,平均披露率为66.3%,其次为环境指标(40.4%),第三为社会指标(28.9%)。
鹏华基金指出,这是因为环境与社会方面的指标主要由公司进行自愿披露,而公司治理指标的披露大多是强制性的。
后期ESG信息披露或提速
上述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机构对于ESG重视程度以及相关资金扶持力度来看,后期或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ESG信息。
首先,养老金等中长线资金持续入市成为推动国内ESG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国外ESG投资发展进程来看,养老金等中长线资金是推动ESG投资的重要驱动力量。对于国内而言,以养老金为代表的中长线资金正加速入市,ESG投资策略是社保基金的重要选项。
其次,有越来越多的基金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开始剔除不符合ESG标准的上市公司。据上述基金经理表示,为了得到上述资金青睐,或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ESG信息。
兴全社会责任、汇添富社会责任、建信社会责任、财通可持续发展主题、万家社会责任定开、易方达ESG责任投资、南方ESG主题、摩根士丹利华鑫ESG量化先行、浦银安盛ESG责任投资这9只基金,采取“负面剔除法”(即根据投资者的偏好、价值观或道德准则,运用筛选标准选择或剔除候选投资清单上的公司),剔除不符合ESG理念的上市公司。
主打ESG概念的基金数量也在逐年提升,同时取得了一定的超额收益。
这里的“ESG概念基金”可分为ESG投资主题基金、ESG概念主题基金、低碳及绿色发展概念基金和社会责任概念基金。
中信证券研究团队显示,截至2021年7月,四类基金数量分别为26、61、711、64只,规模分别为281.8亿元、2251.3亿元、11506亿元、434.6亿元。
其中2021年ESG投资主题基金和ESG概念主题基金新发布42只产品,较2020年增长75%。社会责任概念基金相对沪深300具有较稳定超额收益,指数型基金、普通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灵活配置基金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率分别为2.5、11.8、13.3、15.0个百分点,相对中证500超额收益率分别为-8.2、1.15、2.63、4.34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国内机构投资者对ESG投资策略关注度在增强。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机构投资者中接近九成对ESG投资策略有所关注,其中十分关注并且进行实践的占比接近20%。
比如鹏华基金将ESG理念纳入权益投资全流程。
据某研究机构粗略测算,未来三十多年中国推动低碳至零碳路径的新增投资在70万亿到140万亿元之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