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业板助力“小巨人”茁壮成长
一年前,创业板开启注册制改革新篇章。一年来,创业板稳步推进“增量+存量”改革,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数字化产业发展,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优做强。在改革活力滋养下,创业板新星迅速崛起,创业板巨头蒸蒸日上,创业板“后浪”持续奔涌。未来,创业板科技创新“生力军”将不断壮大,为中国补链强链、强化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
● 本报记者 黄灵灵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中央政治局会议日前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创业板经过十余年发展,俨然已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结的俱乐部。截至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公布三批共计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132家已在创业板上市,IPO融资金额合计570亿元。实施注册制后,创业板服务创新经济能力跃升,加速吸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中有28家,IPO金额合计156亿元。随着改革红利释放,创业板的“小巨人”俱乐部正持续扩容,形成愈发强劲的科技创新合力。
“尖子生”持续涌现
作为创业板“尖子生”,“小巨人”群体高市值企业不断涌现。截至8月20日,创业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0266.80亿元,平均市值77.78亿元。市值在100亿元以内的上市公司105家,占比80%;市值在100-200亿元的15家,占比11%;市值在200亿元以上的12家,占比9%。圣邦股份市值高达818亿元,居创业板专精特新企业首位。
专精特新头部公司业绩增长迅猛,为市值增大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创业板市值排名前20名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8.94亿元,同比增长22.37%,高于板块平均水平,平均实现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24.12%。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属于政策支持的重点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突出,业务增长势头良好,将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专精特新企业注重研发,将有利于促进“卡脖子”环节的突破。数据显示,创业板专精特新企业2020年平均研发支出5654.01万元,研发支出占公司营收比平均为7.58%。其中,广和通、中海达、南大光电等16家公司研发支出金额超过1亿元,易瑞生物、长川科技、上海瀚讯、艾德生物等28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
资本“活水”灌溉
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离不开资本“活水”灌溉。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登陆创业板市场后,积极利用资本工具,持续做优做强。
再融资方面,截至8月20日,创业板132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共实施57单再融资方案,累计募集资金305.86亿元,其中发行15单可转换债券,合计募集资金70.26亿元;41单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合计募集资金230.67亿元。
“创业板是中小企业IPO或再融资的重要平台,为双创企业切实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募集了加快发展所需的重要资金。”狄耐克董事长缪国栋表示。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竞优效应引领众多企业增强发展使命感,科学用好募集资金,健全内部管理,完善公司治理,推进企业自身创新发展,加快成为所属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
创业板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在支持专精特新公司深耕主业的同时,积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8月20日,创业板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累计实施完成40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涉及交易金额202.74亿元,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交易目的和标的所处行业看,产业整合型重组占比超过五成,新兴产业标的资产占比持续提升,创业板公司坚守主业发展,支持创新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发展壮大。
同时,创业板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公司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截至8月20日,创业板共有75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推出122单股权激励计划,涉及股份数量5.67亿股。
高质量发展合力增强
创业板运行十余年来,吸引了各行各业企业到创业板上市,助力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
截至8月20日,按证监会行业分类统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泛分布于22个行业,其中家数排名居前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述行业公司家数合计78家,占比59%。
易瑞生物董事长朱海表示,创业板“三创”“四新”的定位与专精特新企业的定位高度一致,创业板将为公司未来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融资便利,也为公司带来更好的估值和知名度,形成良性的资本、产业双驱动。
缪国栋认为,创业板“三创”“四新”定位明确,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创业板产业导向朝阳,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上市企业在创业板平台上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推动国家创新创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