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海策略】成长牛中的风格再平衡如何演绎
来源:策略研究
核心观点
1、2010年以来的4次成长牛中,价值板块迎来阶段性修复且存在绝对收益的情形共6次,均为前期滞涨后的阶段性补涨。2010-2015年成长牛中的风格再平衡多维持1个月左右,2019年以来持续时间皆在3个月以上。
2、流动性环境的短期扰动以及外部事件的冲击是再平衡的主要催化因素,再平衡发生之前成长与价值之间存在“高低切换”的诉求,再平衡期间利率通常是易上难下的,价值板块是否具有基本面的支撑也决定了风格再平衡时间的长度,而流动性宽松预期的进一步加强则会导致市场风格重回成长。
3、站在当下,风格的再平衡同样由流动性环境的扰动和部分事件性冲击引起,海外Taper预期不断增强,国内宽货币向宽信用演进,利率向下的空间有限。此外,交易结构拥挤、微观资金面的变化以及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但在跨周期政策的基调下国内流动性易松难紧的格局已经确立,调整之后成长仍是主线索。
4、短期来看,再平衡期间大盘价值有阶段性跑赢的可能,前期调整时间和幅度足够大,估值分位较低,从中报业绩来看,大盘价值业绩基数低,性价比较好。
5、中长维度看,市场调整之后行业配置依旧需要围绕高景气、高成长布局,一方面关注新能源、半导体、稀有金属等主流赛道,另一方面重视受益于成长风格扩散后军工、通信、消费电子等板块的配置机会。
摘要
1、2010年以来的4次成长牛中,价值板块迎来阶段性修复且存在绝对收益的情形共6次,均为前期滞涨后的阶段性补涨。2010-2015年成长牛中的风格再平衡多维持1个月左右,2019年以来持续时间皆在3个月以上。2010年以来的四次成长牛行情中,市场风格出现再平衡、价值板块迎来阶段性修复且存在超额收益的情形共为6次,分别发生在2009年9-10月、2010年9-10月、2013年8-9月、2015年4月、2019年3-6月以及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从风格再平衡的性质来看,历次价值板块的反弹均为前期滞涨后的阶段性补涨,表现为资金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板块的追逐。从成长牛中风格再平衡的持续时间来看,2010-2015年成长牛中的风格再平衡多维持1个月左右,而2019年以来的持续时间皆在3个月以上,主要原因是价值板块具有基本面的支撑,延长了风格再平衡时间的长度。
2、流动性环境的短期扰动以及外部事件冲击是成长牛中价值板块阶段性崛起的主要催化,而流动性宽松预期的进一步加强将导致市场风格重回成长,价值板块是否具有基本面的支撑也决定了风格再平衡时间的长度。流动性环境的短期扰动以及外部事件冲击是成长牛行情中风格再平衡的主要催化,无论是2010年、2013年还是2019年以来的成长牛,货币政策阶段性的收紧将导致市场风险偏好受到压制,资金更倾向于从高估值、长久期的成长板块抽离,去暂时性买入估值低、安全边际较高的价值股。伴随着流动性收紧的预期被证伪,货币信用环境的进一步宽松将提高市场对成长科技板块高估值的容忍程度,导致市场风格重回成长。
3、当前成长牛市中的风格再平衡同样由外部宏观环境的扰动和监管政策趋严引起。近期市场扰动主要是受宏观以及政策层面的影响,宏观层面看,近期公布的7月经济金融数据均不及预期,引发了经济失速下行的担忧。金融数据方面,存量社融、M2增速继续下滑,M1增速加速回落;经济数据方面,在限产限电、河南洪涝灾害以及南京疫情蔓延的影响下,经济下行幅度超预期,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出口五大口径数据增速有不同程度放缓。监管层面看,本周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资本炒作白酒问题召集专家、酒企开会,白酒市场秩序或迎来强监管。近期包括教育、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监管政策持续趋严,投资者担心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此外,美联储Taper的渐行渐近以及国内降息预期的落空同样对市场风险偏好造成一定压制,共同导致了市场风格出现再平衡。
4、从后续演绎来看,在跨周期政策调节的基调下国内流动性易松难紧的格局已经确立,从中报业绩来看,再平衡期间大盘价值有阶段性跑赢的可能,调整之后成长仍是主线索。宏观环境上依然是利好成长的格局,待交易拥挤缓解之后,行业配置依旧需要围绕高景气、高成长布局,一方面关注新能源、半导体、稀有金属等主流赛道,另一方面重视受益于成长风格扩散后军工、通信、消费电子等板块的配置机会。
风险提示:比较研究的局限性、经济超预期下行、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全球疫情再度蔓延、外围股市大幅下跌等。
正文如下
1成长牛中的风格再平衡如何演绎
8月以来市场波动加大,新能源、半导体等前期领涨板块由于微观交易结构的拥挤陷入调整,而之前长期滞涨的地产、券商等价值板块相继迎来修复,既有相对收益也有绝对收益,市场风格迎来再平衡。在之前的周报中我们已经提到,产业景气程度与盈利周期的拐点是决定成长牛行情见顶的关键,在成长科技板块基本面依旧保持强劲的背景下,当下调整仅是成长牛行情中的风格阶段性再平衡。历次成长牛行情中,短期的风格再平衡是如何演绎的?价值板块的阶段性修复能持续多久?超额收益是否显著?本次周报我们将复盘2010年以来的四次成长牛中,价值板块出现阶段性修复且存在绝对收益的六次行情,以启迪投资者如何把握当下的投资机会。
1.12010年成长牛中的两次风格再平衡
2009年9-10月价值股迎来短暂行情,期间房地产、银行、非银金融领涨。2009年在“四万亿”政策的刺激之下,市场迎来普涨行情,2009年7月后成长板块发力迎来主升浪,2009年9月-10月市场风格出现短暂切换,价值板块迎来持续1个月的短暂行情,期间上证50上涨6.99%,中小100下跌-0.27%。从行业表现来看,本轮价值股阶段性占优前,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电子行业领涨各行业,2009年7月至9月分别上涨12.53%、10.35%及6.25%,同期地产、非银及银行则处于大幅回调阶段中,下跌幅度均超过10%。2009年9月后,银行、非银等价值板块出现阶段性反弹,9月-10月期间,地产、非银和银行涨幅分别达到11.00%、8.93%及8.36%,而前期领涨的医药、电子板块则迎来短暂调整。从估值水平来看,本轮价值占优行情启动前,7-9月银行、非银、地产行业估值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调,其中非银行业市净率水平由5.16倍大幅回落至3.89倍,回调幅度接近25%。银行、非银及地产行业的5年估值分位分别为24%、57%和70%,而电子、医药生物的5年估值分位已接近85%,对比之下价值板块拥有较高安全边际。2009年10月后,市场交易主线再次切换至成长风格,在本轮行情结束的30个交易日内,电子行业涨幅接近20%,明显高于同期银行(1.71%)、非银(3.62%)水平。
本轮价值股短期占优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边际转向带动风险偏好下降,蓝筹股配置价值凸显。宏观层面来看,2009年以来我国采用货币信用双宽松的政策组合,推动我国经济实现V型反弹。2009年下半年,在天量信贷的刺激之下,国内经济逐渐向过热转移,叠加全球流动性泛滥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引发通胀担忧,2009年7月CPI、PPI触及底部后开始反弹,由7月的-2.1%、-8.2%回升至9月的-1.9%和-6.99%;三季度GDP增速回归至两位数增长。在通胀快速抬头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酝酿转向,2009年8月其央行连续提高逆回购利率,货币政策优先目标开始由“稳增长”向“稳物价”逐渐转变,流动性边际变化带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银行、地产等蓝筹股配置价值凸显。中观层面来看,2009年9月银监会表示将对《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进行部分完善,并将商业银行附属资本中的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剔除,舒缓市场对银行间流动性的担忧。总的来看,本轮价值股短期占优的原因在于政策目标的边际转向下风险偏好下降,蓝筹股具有更高的安全边界,配置价值显现。随着2009年10月iPhone手机发布,新一轮科技产业链蓬勃兴起,带动电子、计算机等成长板块重回市场交易主线,本轮价值股阶段性行情步入尾声。
2010年9月-10月价值股阶段性占优,行情期间非银金融、银行涨幅居前。2010年以来,消费电子迭代叠加产业政策助力,科技成长行情持续演绎,2010年9月-10月价值股迎来为期一个月的短期占优行情,期间上证50上涨19.14%,中小100下跌-1.86%。从行业表现来看,本轮价值股行情启动前,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成长板块领涨市场,2010年1月至9月分别上涨21.60%、19.37%及15.83%,同期非银、银行则处于调整阶段,回调幅度均超过25%。9月下旬非银、银行等价值板块迎来阶段性行情,9月-10月期间,非银、银行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3.56%、16.75%,而前期领涨的计算机、医药、电子行业均出现一定程度下跌。从估值水平来看,本轮价值股行情前,非银、银行行业估值水平处于收缩阶段,其市净率水平分别由1月的4.31倍、2.68倍下降至9月的2.93倍和1.75倍,回调幅度超过30%。行情启动前夕,银行、非银5年估值分均低于20%,而前期领涨的电子、计算机5年估值分位已接近85%,对比来看价值板块拥有更高的安全边际。2010年10月后,货币政策转向愈发明显,市场迎来“最后一舞”,随后价值股同市场一并进入下行间。
通胀抬头下货币政策转向趋势确定成为本轮价值股阶段性占优的重要原因,此外券商经纪政策的出台为重要催化剂。宏观层面来看,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经济稳定复苏,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通胀迅速抬头,2010年9月CPI、PPI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60%、4.33%。在通胀压力逐月增加的背景下,9月以来货币政策转向逐渐确定,10月央行提准加息步调加快,流动性的边际变化对市场带来扰动,风险偏好有所下降,蓝筹股受到资本青睐。中观层面来看,2010年10月7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客户服务和证券交易佣金管理工作的通知》,释放积极政策信号,一方面有效遏制恶性竞争,另外一方面对于指导券商的经纪业务转型也有重要作用。微观层面来看,2010年9月电子等热门赛道交投情绪处于高位,9月电子行业换手率达到年内高点,热门板块交易拥堵下市场风格出现短暂切换,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非银、银行板块迎来补涨。总的来看,本轮价值股短期占优的本质为牛市后期低估值板块补涨。随着Q4央行接连宣布加息,电子、计算机在惯性上冲下迎来“最后一舞”,本轮价值反弹行情结束。
1.2 2013年成长牛中的风格再平衡
2013年8-9月成长行情出现持续一个月的暂时性调整,前期中小100持续8个月的大幅上涨带来一定回调压力。期间中小100仅上涨1.01%,上证50大幅走高14.06%,同期万得全A上涨9.00%。在移动互联网行情的催化下,2013年成长风格主导市场,前期中小100已经历长达8个月的连续上涨,自2012年底的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达36.09%,而价值风格走势低迷,上证50自2月高点以来已大幅回调25.03%。估值来看,行情启动前,中小100/上证50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分别为40.90%/12.72%,经过前期大幅上涨,中小100面临较大回调压力,而价值风格具备较高安全边际。行情切换行至尾声时,中小100/上证50市盈率分位数分别为40.48%/14.93%。行业来看,行情启动前,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传媒、计算机、电子等成长板块表现突出,而价值行业持续走低;价值占优阶段,交运、银行领涨,区间涨跌幅分别达27.83%/21.03%,远超同期万得全A。总的来看,前期上证50充分下跌为后续反弹提供趋势支撑,较低的估值水平也凸显其配置价值,使得在成长占优的大周期内市场风格暂时切换到价值板块。
本次价值的暂时占优起于经济阶段性好转与流动性边际扰动,银行业绩超预期起到一定催化作用,指数走势将上述因素消化后市场重回成长风格。宏观方面,7月起,宏观数据边际改善,PMI从底部小幅反弹,8月PMI环比大幅增加0.70%至51.00%水平,固定投资累计同比年内首次止跌企稳,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传递了经济阶段性好转的信号。流动性方面,市场经历6月的“钱荒”后,央行在8月2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金融与经济数据不同步原因在于传统过剩产能占用资金投放,将“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可见央行为了促进经济调结构将持续挤出资金泡沫,打消了市场宽松预期,导致成长行情受到压制。业绩方面,上市银行中报业绩超预期成为本轮上涨行情的催化剂,本次风格切换处于中报密集披露期,13年Q2银行业绩增速上调1.18%,业绩改善程度超过全市场水平,而传媒扣非归母净利大幅下滑6个百分点。2013年9月,经济短暂企稳后重回下行通道,银行业21.03%的涨幅基本将业绩与宏观利好因素消化,在政策环境强调“调结构”、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的背景下,传媒、手游等成长行业更具确定性趋势,至此价值风格难以持续,市场重回成长行情。
1.32015年成长牛中的风格再平衡
2015年4月中上旬A股出现超过半个月的风格再平衡,成长板块陷入调整而价值板块拉动大盘继续上行,本质是滞涨后的阶段性补涨。2015年4月中上旬A股出现约20天的风格再平衡,前期带动指数快速上行的成长板块告一段落,价值接力继续拉动大盘上涨。具体来看,这一时期代表成长风格的中小板指小幅回调0.23%,而代表价值风格的上证50指数则快速拉升,涨幅达到13.04%,而同期万得全A上涨8.13%,成长阶段性跑输大盘,风格再平衡特征显著。从行业表现看,这一时期建筑装饰、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周期板块领涨市场,涨幅均在15%以上,而作为2015年成长牛市行情主线的传媒、计算机在这一时期表现垫底,成为仅有的两个取得负收益的一级行业。从风格平衡前的市场位置来看,由于在2014年Q4受降息催化下价值板块迎来一波大幅拉升,2015年Q1上证50指数走势明显落后大盘,期间仅小幅上涨8.44%,而同期中小100、万得全A指数则分别上行50.76%、31.67%。总的来看,这一次市场风格再平衡的本质是价值板块前期滞涨后的阶段性补涨,使得在2015年的成长牛大行情中市场风格暂时切换到价值板块。
国企改革的加速推进是2015年4月价值板块阶段性占优的主要逻辑,而随着4月下旬财报数据的密集披露,价值板块业绩的大幅落后导致资金重新拥抱成长。2015年的牛市行情开启于两会之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诸多改革措施极大提振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叠加当时流动性处于绝对宽松周期,在多重利好的共同催化下“改革牛”如期而至。在当时的诸多改革措施中,国企改革被放在了突出位置,两会后中央与地方针对国企改革的加速推进是2015年4月价值板块阶段性占优的主要逻辑。具体来看,在3月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今年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七项任务,对于改革力度和方向做了重新部署。两会后市场普遍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中央层面将正式出台有关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尽管该指导意见直至2015年9月才正式推出,但在市场预期先行的背景下,国企改革成为当时A股最热门的主题投资方向,而建筑装饰、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国企集中的板块成为资金的主要追逐对象,叠加前期涨幅过大的传媒、计算机等行业面临着微观交易结构的拥挤,成长占优的市场风格暂时告一段落。而随着4月下旬财报数据的密集披露,价值板块业绩大幅落后于成长,叠加4月20日央行再次宣布降准,流动性宽松再次加码,市场风格重回成长,本轮风格再平衡宣告结束。
1.42019年至今成长牛中的两次风格再平衡
2019年3月至6月价值风格的超额收益本质是春季行情末期的补涨和大盘见顶回落后得抗跌属性。2019年年初降准落地后市场迎来普涨,1月4日至3月12日万得全A指数涨幅31.0%,中小100指数涨幅39.5%,上证50涨幅19.8%,相对落后于大盘和中小板指数。在3月两会带来的大规模减税利好下,大盘继续上行,上证50也迎来补涨,在4月19日市场见顶前涨幅达12.3%,中小100涨幅仅3.4%。在政治局会议后,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预期更为明确,大盘整体见顶回落,上证50指数抗跌属性凸显,至6月20日跌幅为-2.1%,同期万得全A和中小100跌幅分别为-9.3%和-13.0%。总的来看,代表价值风格的上证50指数在3月至6月期间具有超额收益,本质是降准催化的普涨行情末期的补涨,并在流动性阶段性收紧后显著抗跌。6月后期,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逻辑下,市场重回科技主线。
流动性预期调整和中美贸易摩擦重启是价值风格阶段性占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货币政策转向,4月政治局会议重提去杠杆,同时降准降息预期落空,流动性宽松预期减弱。李克强总理在1月初提出释放流动性后市场存在一定的全面降准和降息预期。但随着年初通胀的压力升温,4月降准降息预期均落空。从数据来看,M2同比在3月达到8.6%后开始持续回落,下行至2020年1月的8.4%。社融存量同比在3月后开始缓慢下行,由3月的11.2%下行至2020年1月的10.7%。整体来看,盘整期间货币信用环境整体小幅收紧,市场估值承压。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在二季度前后重启,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到25%,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市场因此对于经济的不确定预期加大,风险偏好逐渐下降,资金抱团大市值蓝筹股得以在市场下探时获得更高安全边际。
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价值风格的超额收益本质是补涨,市场见顶后的两个月跑赢成长,跑输大盘。2020年疫情爆发后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资本市场也迎来了新一轮波澜壮阔的估值扩张行情,行业轮动不断推高指数点位。3至8月成长风格明显占优,中小100指数涨幅40.1%,同期万得全A涨幅30.9%,上证50涨幅落后,仅为24.8%。8月金融数据确认流动性二阶拐点后市场步入了短暂的整理期,随后在交易经济复苏的逻辑带动下市场继续上攻,上证50指数在8月至2021年2月市场见顶前超额收益显著,补涨效应明显,期间涨幅24.0%,万得全A同期涨幅9.2%,中小100指数涨幅18.8%。2月10日市场见顶后,市场价值与成长风格估值均大幅下杀,至4月12日上证50下跌幅度达-12.0%,同期中小100指数跌幅达-17.8%,万得全A为-7.5%。4月政治局会议后,成长再度跑赢价值,成为市场主线。
流动性的边际收紧和估值分位较高时资金抱团“以大为美”是价值风格在本轮阶段性占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货币信用环境在2020年8月前后开始筑顶,7月政治局会议及二季度货政报告对货币政策定调为“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货币信用环境边际收紧信号明显。从数据来看,M2同比在7月连续第三个月达到11.1%后开始持续回落,下行至8月的10.4%。社融存量同比在10月达到13.7%后见顶回落,开始缓慢下行。整体来看,市场在8月已然达成流动性边际收紧的共识,M2和社融陆续见顶回落已成必然,由交易流动性充裕逐渐转为交易经济复苏。另一方面,8月以来市场估值分位已经达到阶段性高点,万得全A和中小100指数5年市盈率分位已经分别达到95.8%和96.6%,中小50指数估值分为具有相对优势,为82.6%,性价比优势凸显,在经济复苏无虞,市场持续上行背景下,资金风格更易从成长切换为价值。总的来看,由于国内宏观经济领先复苏与股市流动性不松不紧的同时造好,交易拥堵和价值抱团进一步将市场推向泡沫化,导致这一时期价值品质超额收益明显。
1.5当前的风格再平衡后续如何演绎
2010年以来的4次成长牛中,价值板块迎来阶段性修复且存在绝对收益的情形共6次,均为前期滞涨后的阶段性补涨。2010-2015年成长牛中的风格再平衡多维持1个月左右,2019年以来持续时间皆在3个月以上。2010年以来的四次成长牛行情中,市场风格出现再平衡、价值板块迎来阶段性修复且存在超额收益的情形共为6次,分别发生在2009年9-10月、2010年9-10月、2013年8-9月、2015年4月、2019年3-6月以及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从风格再平衡的性质来看,历次价值板块的反弹均为前期滞涨后的阶段性补涨,表现为资金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板块的追逐。从成长牛中风格再平衡的持续时间来看,2010-2015年成长牛中的风格再平衡多维持1个月左右,而2019年以来的持续时间皆在3个月以上,主要原因是价值板块具有基本面的支撑,延长了风格再平衡时间的长度。
流动性环境的短期扰动以及外部事件冲击是成长牛中价值板块阶段性崛起的主要催化,而流动性宽松预期的进一步加强将导致市场风格重回成长,价值板块是否具有基本面的支撑也决定了风格再平衡时间的长度。流动性环境的短期扰动以及外部事件冲击是成长牛行情中风格再平衡的主要催化,无论是2010年、2013年还是2019年以来的成长牛,货币政策阶段性的收紧将导致市场风险偏好受到压制,资金更倾向于从高估值、长久期的成长板块抽离,去暂时性买入估值低、安全边际较高的价值股。伴随着流动性收紧的预期被证伪,货币信用环境的进一步宽松将提高市场对成长科技板块高估值的容忍程度,导致市场风格重回成长。
当前成长牛市中的风格再平衡同样由外部宏观环境的扰动和监管政策趋严引起。从后续演绎来看,在跨周期政策调节的基调下国内流动性易松难紧的格局已经确立,从中报业绩来看,再平衡期间大盘价值有阶段性跑赢的可能,调整之后成长仍是主线索。近期市场扰动主要是受宏观以及政策层面的影响,宏观层面看,近期公布的7月经济金融数据均不及预期,引发了经济失速下行的担忧。金融数据方面,存量社融、M2增速继续下滑,M1增速加速回落;经济数据方面,在限产限电、河南洪涝灾害以及南京疫情蔓延的影响下,经济下行幅度超预期,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出口五大口径数据增速有不同程度放缓。监管层面看,本周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资本炒作白酒问题召集专家、酒企开会,白酒市场秩序或迎来强监管。近期包括教育、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监管政策持续趋严,投资者担心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此外,美联储Taper的渐行渐近以及国内降息预期的落空同样对市场风险偏好造成一定压制,共同导致了市场风格出现再平衡。从后续演绎来看,在跨周期政策调节的基调下国内流动性易松难紧的格局已经确立,叠加低估值价值板块由于中报业绩不及预期,调整之后成长仍是主线索。中长维度看,行业配置依旧需要围绕高景气、高成长布局,一方面关注新能源、半导体、稀有金属等主流赛道,另一方面重视受益于成长风格扩散后军工、通信、消费电子等板块的配置机会。
2 三因素关键变化跟踪及首选行业
7月经济数据全面回落,在限产限电、河南洪涝灾害以及南京疫情蔓延的影响下,经济下行幅度超预期。流动性方面,国内货币政策依旧保持中性偏松态势,8月MLF超预期续作,LPR报价不变;海外方面7月FOMC会议纪要进一步释放缩减购债规模信号,美联储Taper渐行渐近。风险偏好有所回落,行业监管政策趋严引发市场大幅调整,外部环境方面关注疫情溯源及香港政府换届选举。
2.1 经济、流动性、风险偏好三因素跟踪的关键变化
7月经济数据全面回落,在限产限电、河南洪涝灾害以及南京疫情蔓延的影响下,经济下行幅度超预期。从最新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来看,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出口五大口径数据增速有不同程度放缓,经济下行幅度超出市场预期。投资端方面,基建、制造业成为主要拖累项,7月基建投资两年复合增速转负,制造业投资增速下行幅度超过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7月全国各地极端天气频发,暴雨洪涝等不利气候对基建及制造业投资活动形成制约。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速率较缓,但也已经连续三个月回落。消费端方面,受南京疫情蔓延影响,7月社零、服务业指数两年复合增速相比6月分别回落2.57、0.89个百分点。出口端方面,由于海外生产逐步恢复以及国内散点疫情的多发,7月出口增速较6月下滑超过2个百分点。整体而言,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受到突发因素冲击是7月经济数据超预期回落的主要原因,宏观经济运行的逻辑没有发生阶段性质变,决定后续经济变化的核心因素仍是出口。
国内货币政策依旧保持中性偏松,8月MLF超预期续作,LPR报价不变;海外方面7月FOMC会议纪要进一步释放缩减购债信号,美联储Taper渐近。8月MLF到期7000亿元,央行开展6000亿元超预期续作,表明当前国内货币环境依旧维持中性偏松的态势,8月20日央行公布的LPR报价已经连续16个月保持不变,市场上的降息预期再次落空。海外方面,8月18日美联储公布7月FOMC会议纪要,此次纪要不仅专门增加了关于“讨论资产购买”的内容章节,对于缩减购买的讨论也穿插于后续多个章节。此外,FOMC委员已认可美国经济已实现“实质性进一步进展”,最大就业目标方面也接近“令人满意”,并认为“今年开始降低资产购买速度比较合适”,美联储Taper渐行渐近。
风险偏好有所回落,行业监管政策趋严引发市场大幅调整,外部环境方面关注疫情溯源及香港政府换届选举。过去一周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落,市场交投情绪有所降温。从内部政策导线来看,本周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资本炒作白酒问题召集专家、酒企开会,白酒市场秩序或迎来强监管。近期包括教育、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监管政策持续趋严,投资者担心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外资在本周也呈现大幅流出的状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美博弈趋于常态化,8月中下旬以后需关注中美关系的新变化,包括新冠溯源、9月香港选举委员会选举等。
2.2 8月行业配置:首选化工、电子、通信
行业配置的主要思路:积极可为,坚守成长。7月市场表现出宽幅震荡以及大幅分化行情。其中,科创50领涨1.87%,创业板指上涨1.00%,沪深300下跌7.31%,上证指数下跌4.92%并一度跌至3300点附近,中小成长风格指数与大盘指数分化更加明显。从行业表现来看,7月有色金属、钢铁、电气设备、电子、通信等板块领涨,表明市场交易核心仍在于高景气和高成长。休闲服务、食品饮料、农林牧渔、传媒纺织服装等估值较高、业绩较差板块表现相对弱势。展望8月,市场依然积极可为,结构化演绎将更加极致,科技成长仍是市场演绎主线。与7月相比,宏观环境将维持稳定,经济数据难有亮点,但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的再次确认将带动风险偏好的进一步提升,成为市场上行的主要动能,“经济不弱+政策不紧”的组合为中期奠定了乐观基础。整体来看,估值的消化仍是今年不变的主线,在中报季布局窗口,仍以甄选高增长、高景气行业为主,政策变化或是短期博弈焦点,建议围绕高景气、高成长布局,具体包括,1)长期景气的科技成长方向,包括新能源、医药生物、半导体等;2)关注盈利高景气的强周期板块,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3)关注竣工逻辑下的地产后周期机会,尤其以建材、轻工为代表的建安产业链。8月首选行业化工、电子、通信。
化工
标的:万华化学、玲珑轮胎、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新洋丰、阳谷华泰、新和成、三友化工、华鲁恒升等。
支撑因素之一: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化工品需求大幅回升。随着新冠疫苗的推出,国内外需求持续复苏,预计化工各细分领域的需求都有较大幅度的回升,景气也会大幅提升。
支撑因素之二:龙头企业具备长期成长性,有望迎来估值持续提升。部分龙头企业在高盈利的情况下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具备了横向扩张的能力,成长为平台型公司,打开了成长的天花板。未来成长将会成为估值分析的主导因素,市盈率有望从10-20倍提升至30倍以上。
支撑因素之三:行业龙头强者恒强,业绩存在比较优势。由于化工行业的大部分技术进步和诀窍主要是由各企业独立研发,各企业具有累积效应,呈现出强者恒强的特点,其相对于整体行业的超额收益大幅提升。
电子
标的:北方华创、中环股份、沪硅产业、立昂微、中芯国际、士兰微、捷捷微电等。
支撑因素之一:供需错配导致半导体量价齐升,中报业绩或验证高景气。未来两年内,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化错配,将把整个半导体价格周期分为两个阶段。现在到明年Q2之前,是以涨价为主、涨量为辅,明年下半年往后3个季度,是以涨量为主,涨价为辅。
支撑因素之二:我们已经站在下一轮创新周期的起点。与上一轮主要靠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拉动不同,本轮周期的主导因素是:碳中和(电车+风光电新能源)和无人驾驶,不仅仅是信息革命,而且是叠加了半导体推动的能源革命。
通信
标的:中兴通讯、新易盛、天孚通信、移远通信、拓邦股份、广和通、中际旭创、网宿科技、光环新网、宝信软件、奥飞数据等。
支撑因素之一: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进,5G产业链景气度逐步提升。随着5G渗透率的逐步提高以及提速降费政策进入尾声,移动通信业务改善,未来IDC、物联网、边缘计算等业务布局有望带来更多业绩发展空间。
支撑因素之二: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开启,技术革新带动需求扩张。受益于智能汽车、智能家居、5G等领域的爆发,物联网是通信板块景气度最高的赛道之一,技术迭代下全球蜂窝通信模组行业发展迅猛。
支撑因素之三:下半年5G建设有望加速。根据工信部数据,今年5G基站计划新建60万站,1-6月新建19万个,随着下半年加速开工落地,行业景气度有望回暖,相关设备厂商尤其是主设备商厂商等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