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业板大涨,硬科技浪潮来袭?券商从“茅指数”喊到了“宁组合”
7月12日,创业板上涨3.68%,收至3534点,已经创下了自2015年之后的历史新高。其中,最受市场关注并领涨的包括软件计算机、新能源相关的能源化工个股。
机构的研究员们,近期热衷于以“硬科技”来描述相关产业。
硬科技开启新周期
“硬科技”的概念去年就已经在市场中出现。虽然对于这一概念暂时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行业中的分析师们表述各异,但分析人士们的指向几乎相同——用以代指半导体、军工制造、高端装备、创新药、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
在MIT The Engie基金发布的《2019硬科技图景》中,“硬科技”被描述为:通过科学,工程设计和领导力的融合来解决世界上最重要的挑战的变革性技术。
东吴证券认为,“硬科技”主要强调核心技术壁垒,并不限于“硬件科技”。从“十四五”规划强调的核心技术所涉行业来看,包括先进制造、能源、材料科学、生物技术、机器人、清洁科技、农业科技等等。
近期互联网企业们受到政策监管,以及陷入舆论漩涡,让不少研究人员们开始关注,上一轮技术周期的红利是否已经结束。
刚刚闭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智能汽车、软件、数字媒体和芯片制造等话题受到高度关注。同时,这也显示了人们的某种焦虑——正如华泰证券研究所联席负责人张光耀所称,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传统)科技驱动的边际回报率似乎在逐渐收敛。
翻译成大白话来说,也就是各行各业的头部公司,已经在担心过去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产能,开始回报不断降低、挣钱越来越不容易。
而如何迎接这一挑战,也就是要发展以智能汽车、软件、数字媒体和芯片制造等为代表的“硬科技”。
这一方向似乎在政策上也能找到蛛丝马迹。东吴证券称,政策对科技的重点支持方向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明显转向,强调“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关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2021年4月16日证监会修订公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硬科技”在资本市场层面也更为受到政策支持。
如果说,“担忧”互联网技术驱动的边际回报率“似乎”在逐渐收敛是一个温和的表述,那么,激进的观点则明确认为上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结束,我们开始在新的科技周期中寻找“硬科技”了,这个新的科技周期是AIoT时代(5G通信)。
天风证券的研报划分了不同科技时代下的代表公司。其强大的暗示性在于,不同技术时代总有一些明星公司,伴随着技术周期的结束从辉煌的地位跌落。这包括PC时代的戴尔、微软、IBM,2G通信时代的诺基亚、黑莓、雅虎,以及3G/4G通信时代的公司,也许是亚马逊、苹果、阿里中的某一员。
当互联网大厂们接收的简历,从最初不少员工都是普通本科、甚至专科学历,到现在应届生不乏北清复交,它们也许已经走完了最辉煌的时刻。老员工们则担心自己会不会像上一个时代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的员工一样,面临着不再变得更好的生活——而他们的公司涉及新的科技则会带来希望,例如阿里的阿里云,百度的人工智能。
“硬科技”都在A股
东吴证券认为,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巨头以互联网平台公司为主,壁垒主要来自先发优势之下积累的用户基础;但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居前的科创公司主要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偏“硬科技”的公司,壁垒更多来自于核心技术。
这些具有核心技术的“硬科技”公司,被券商们认为是处于高成长性长赛道、景气度较高的龙头核心资产。
据此理解,安信证券则推出了“宁组合”。安信证券认为,目前,市场上在说的“茅指数“并未完全包含当下所定义的”核心资产“。因此,他们构建了处于高成长性长赛道、景气度较高的龙头核心资产组合,”宁组合“。这一组合是围绕产业发展的先锋方向,成长性属性突出,更具时代意义,同时也富有更高的弹性。
这一“宁组合”里,包括新能源车概念的比亚迪、宁德时代、恩捷股份;新能源领域的阳光电源、隆基股份、福斯特;工控自动化领域的汇川技术;医美领域的爱美客和华熙生物;CRO领域的药明康德(维权)、昭衍新药、泰格医药、凯莱英;医疗服务领域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电子领域的斯达半导、北方华创;以及机械设备领域的中微公司。
此外,近年来,融资环境较为明显地偏向新兴产业与制造业。根据天风证券数据,2021年上半年,电子、机械、医药、汽车、化工、电气设备、计算机,这几个行业的融资金额(IPO+定增)占到全市场的54%。
且2019年以来,这一占比在逐渐增长。2019-2021年,上述行业的融资金额在全行业的占比分别是42.6%、52.46%、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