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通策略】硬科技,高成长——科创板全景分析(荀玉根、郑子勋、余培仪)
来源:股市荀策
核心结论:①科创板大/中/小市值公司市值占比约30%、40%、30%,创业板约为40%、20%、40%。科创板信息技术市值占比近50%,创业板24%。②21Q1基金低配科创板1.2个百分点,类似12年初的创业板。③以PE(TTM)/21Q1归母净利润两年年化增速衡量PEG,科创板为0.9,创业板为3.1,科创50指数为1.6,创业板指为1.5。
硬科技,高成长
——科创板全景分析
自2019年开板以来,科创板至今已经平稳运行约两年时间,截至2021/07/02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302家。两年后站在当前时点看,科创板市场结构和交易特征呈怎样的特点?机构投资者配置情况如何?其盈利和估值达到了何种水平?本文从与创业板以及科创/创业板主要指数对比的角度出发,对上述问题逐个进行分析。
1.科创板市场结构和交易特征
科创板市值分布:中市值公司的占比更高。首先看科创板整体的市值水平:当前(截至2021/07/02,下同)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均值为168亿元,中位数为70亿元。再看同样是定位于服务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板,创业板个股总市值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30和45亿元,综合来看科创板的市值平均水平高于创业板。
我们再从市值分布的角度分析科创板结构,根据总市值大小我们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组:总市值超过800亿元的大市值公司、200-800亿元之间的中市值公司、小于200亿元的小市值公司。数量占比方面,科创板的大市值公司数量占比为3%(创业板为2%,全部A股4%),中市值公司数量占比为18%(创业板为7%,全A 14%),小市值公司数量占比为79%(创业板为91%,全A 82%);市值占比方面,科创板的大市值公司市值占比为28%(创业板为44%,全A 53%),中市值公司市值占比为40%(创业板为19%,全A 23%),小市值公司市值占比为32%(创业板为37%,全A 23%),中市值公司在科创板的数量和市值占比明显更高。
指数层面上,目前市场上和科创板、创业板相关的指数主要为创业板指、科创50、创业板50、科创创业50(下称“双创50”)等,具体如下:
创业板指:创业板指由深交所在2010年发布,成分股为最具代表性的10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股票。当前(截至2021/07/02,下同)创业板指成分股总市值均值和中位数分别约为750和300亿元,结构上大/中/小市值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21%/53%/26%,市值占比分别约为68%/27%/5%,个股方面权重排名前10、前20成分股的总权重分别为50%、65%。
创业板50:创业板50由深交所在2014年发布,该指数从创业板指的100只样本股中,选取考察期内流动性指标最优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当前创业板50成分股总市值均值和中位数分别约为1100和500亿元,结构上大/中/小市值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36%/54%/10%,市值占比分别约为80%/19%/1%,个股方面权重排名前10、前20成分股的总权重分别为63%、80%。
科创50:科创50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在2020年发布,成分股为上交所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当前科创50成分股总市值均值和中位数分别约为550和400亿元,结构上大/中/小市值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16%/54%/30%,市值占比分别约为50%/42%/8%,个股方面权重排名前10、前20成分股的总权重分别为52%、73%。
双创50:双创50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在2021年发布,成分股为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选取的市值较大的50只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当前双创50成分股总市值均值和中位数分别约为1400和800亿元,结构上大/中/小市值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54%/46%/0%,市值占比分别约为83%/17%/0%,个股方面权重排名前10、前20成分股的总权重分别为55%、76%。
科创板vs创业板:更多硬科技。从行业分布来看,当前(截至2021/07/02,下同)科创板和创业板中总市值占比前三的行业均为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和工业。但是科创板中信息技术的占比更高,为49%,创业板只有24%。这种信息技术的占比差异主要体现在半导体行业,科创板中半导体的市值占比为25%,创业板5%。科创板和创业板的第二大行业均为医疗保健行业,且占比相近,分别为27%和24%。但细分行业上科创板中硬技术占比高而软服务占比低,体现在科创板中生物科技行业的占比为15%,明显高于创业板的7%,而医疗服务类(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医疗保险提供商与服务)在科创板中的占比为0%,创业板为6%。科创板的硬科技属性还体现在工业行业占比较低,整个工业行业占科创板的市值比重只有13%,远低于创业板的26%。
指数层面上,科技类行业占比从大到小排序为科创50>双创50>创业板50≈创业板指。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在科创50、双创50、创业板50、创业板指中的市值占比分别为61%、30%、15%、18%,生物科技的市值占比分别为17%、15%、13%、11%。综合来看科技类行业(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在科创50中的合计占比最高,高达78%,其次是双创50(合计占比45%)、创业板50(合计占比28%)、创业板指(合计占比29%)。
科创板交易特征:当前成交活跃度与全A或创业板接近。以换手率衡量,科创板在开板第一年(19年7月至20年7月)的日换手率(五日平滑,下同)始终维持在5%以上,同期全A的换手率平均在2.6%左右,创业板平均在4%左右,同期科创板的融资交易占比(周融资交易额/周成交额,下同)也从4%升至最高的9%,同期全A平均为8.9%,创业板平均为6.8%。科创板开板一年后换手率有所下降,今年以来科创板的换手率平均为3.2%,融资交易占比则维持在8%左右,而同期全A换手率均值为2.5%,融资交易占比均值为8.5%,创业板分别为3.3%、6.4%。综合来看可以发现虽然科创板交易活跃度较开板第一年下降,但目前仍处在与全A或创业板相近的水平。
指数层面上,今年以来科创50、创业板指、创业板50和双创50的换手率均值接近,均在2.5%左右;融资交易占比上科创50今年来的均值略低,仅为7.8%,剩余三个指数均在10%左右。
2.机构投资者配置情况
从交易指标看当前市场上投资者对科创板的交易热度较高,那么目前机构投资者对科创板的配置情况如何?我们分别以基金和外资为例:
公募基金对科创板配置力度不高,其中主要配置行业为信息技术。从基金季报披露的数据看,当前公募基金对科创板的配置比例并不高。主动偏股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重仓持股中科创板的占比虽然在19Q3起持续上升,但截至21Q1占比也仅为2.6%,大致等于11Q4创业板在基金重仓股中的占比。从相对全部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超低配比例来看,21Q1主动偏股型基金低配科创板1.2个百分点,相当于创业板12Q1的水平。
进一步看基金持有的科创板、创业板个股行业分布情况,截至21Q1,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的科创板重仓股中,信息技术行业的持股市值占比为70%,其中半导体行业28%,通信设备14%,软件12%,电子设备11%,而在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的创业板重仓股中,信息技术行业整体占比只有20%,可见公募基金在科创板中主要偏好的是更具科技属性的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个股层面上,21Q1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市值前三的科创板个股为传音控股、石头科技和中芯国际,在所有科创板持股市值中的比重为12%、10%和8%。
ETF:科创50ETF规模已超过创业板。2020年6月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板50指数,20年9月共4只科创50ETF成立,募集资金规模约200亿元,这些ETF目前(截至2021/07/02)的规模已扩张至近400亿元,超过了创业板指(230亿)和创业板50ETF(110亿)的规模总和。今年6月底,新成立了9只锚定双创50指数的双创ETF,募集总金额近200亿元。
从ETF的申赎行为看,科创50ETF的申赎行为和科创50的ETF指数呈反向关系。20年11月上述4只科创50ETF开放申购赎回,回顾开放申赎日起至今ETF规模的变化和科创50指数的走势,我们可以发现科创50涨时ETF净赎回,指数跌时基金净申购:如20年11月底至12月底科创50指数跌幅达6%,但期间科创50ETF净申购43亿元;而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底科创50指数上涨10%,同期科创50ETF却净赎回20亿元。
北上资金持续增配科创板。除了内资机构外,外资也开始增配科创板。今年2月1日起新修订的《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正式生效,根据该次的沪股通股票筛选标准,共有12家科创板公司被纳入沪港通,截至2021/07/02沪股通范围内的科创板公司数量进一步扩充至25家。纳入沪股通后科创板与国际接轨的进度进一步加快,3月19日共11家科创板公司正式纳入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系列(GEIS),5月27日MSCI全球标准指数首次正式纳入5家科创板公司。虽然从增量资金角度看科创板纳入国际指数带来的资金规模并不大,指数调整生效日当周北上资金净流入科创板的资金规模均不到8亿元,但参考A股整体对外开放的进程,科创板纳入国际指数存在一定的风向标作用,侧面反映了科创板开始被国际资本市场认可。
今年2月1日科创板纳入陆股通以来北上资金持续增持科创板,科创板持股市值在陆股通中的占比在5个月内上升了0.3个百分点。行业分布上,北上资金持有的科创板股票中,51%(按照持股市值计)是信息技术,其中半导体行业为24%、电子设备14%、软件7%、通信设备6%,32%是医疗保健行业,其中医疗保健设备为17%、生物科技12%,制药3%。
3.科创板盈利和估值情况
科创板的研发投入和盈利水平均较高。从财务指标来看,科创板由于自身“硬科技”的定位,因此在研发投入占比上明显较高,截至21Q1,科创板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明显高于创业板的5%和全部A股的1%。盈利方面,根据21年一季报,21Q1科创板/创业板/全部A股的毛利率分别为35%/28%/1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单季同比增速分别为205%/111%/53%,归母净利两年年化的增速分别为91%/25%/8%,科创板的盈利能力和增速明显更高;从ROE(整体法,TTM,下同)的维度看,近三个季度科创板ROE持续回升,截至21Q1科创板ROE为8%,略低于全部A股的9%,但高于创业板的7%。
进一步从行业层面看主要财务指标,由于科创板中个股超过10只的行业仅有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工业和材料,因此我们主要分析这四个行业。和全部A股相比,当前科创板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在研发支出上投入更大:21Q1科创板信息技术行业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中位数为16%(全部A股为7%,下同),医疗保健行业为11%(4%),工业8%(4%),材料4%(3%);毛利率方面科创板医疗保健行业更高:21Q1科创板医疗保健的毛利率中位数为73%(全部A股为56%),信息技术为45%(31%)、工业36%(25%)、材料31%(21%)。
科创板估值盈利匹配程度更优。板块横向对比下科创板的盈利水平较高,那么从估值盈利匹配的角度看当前科创板的性价比如何?我们以PE(整体法,TTM,下同)来衡量,当前(截至2021/07/02)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其主要指数中,科创50的估值水平最高,PE为102倍,其次是双创50、创业板和科创板,PE均在80倍左右,最低的是创业板指和创业板50,PE分别约为61、65倍。结合21Q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两年年化增速来看,创业板的PEG最高,为3.1,科创50、双创50、创业板指和创业板50的PEG则均在1.5左右,而科创板的PEG仅为0.9,从估值盈利匹配角度看性价比最优。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科创板相关制度进一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