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锐、低调、粗犷、细腻” ——原浙江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姚上毅眼中的杨百万
来源:银柿财经
原创 冯典俊
因为一则去世消息,71岁的“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重新回到公众的视线。作为曾经的股民中的传奇,杨百万生前身后,都围绕着羡慕、争议与浮沉。
姚上毅,原浙江产权交易所总经理、资深证券从业人士,在上世纪90年代,与杨百万一起经历过那个腾飞的证券市场年代,而杨百万身上的特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银柿财经记者独家专访了姚上毅,试图从“圈内人”的角度,看清杨百万和他的时代。
市场嗅觉敏锐
“那是上世纪90年代,我们都是最早的证券市场从业人员,工作会有交集。”聊起同为“圈中人”的杨百万,姚上毅陷入沉思中,“如果说有什么成就了杨百万,那就是敏锐的嗅觉,他比别人更先感知市场变化。”
杨百万原名杨怀定,原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彼时,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53元。1988年3月辞职后,他从报纸上“嗅”到了一个重大的商机——中国将开放国库券交易。于是,杨百万带着2万元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
上世纪90年代初,费翔在春晚翻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已经传唱大江南北,“你就像那一把火”火遍街头巷尾。而在上海和深圳,同样火爆的还有刚刚出现的中国股市。此时的杨百万,已经通过国库券异地买卖,短短一年时间内赚到了百万元。
“他是最先涉足国债买卖的人,在其他人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懂得利用市场的信息差赚取差价。当中国的资本市场一开启,他又马上转投股市。”姚上毅说道。
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第一天,杨百万一个人独揽了交易量的一半。在A股诞生初期的那轮大牛市,杨百万又赚到了人生第二个100万元,第三个100万元。
“当时,百万元资产是个天文数字,所以他很懂得自我保护。”姚上毅回忆。擅于顺势而为的杨百万对态势判断很到位,人也低调、谨慎。
非科班干倒科班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杭州剧院曾经举办过一个股市评论的专场,作为主讲人之一的姚上毅邀请杨百万一同主讲,报告会非常火爆,走廊上站满了慕名而来的人。“老杨也成了上海股评代表之一,经常发表一些对市场的看法。”
杨百万留给姚上毅的另一个印象是“粗犷”,一个豪放的性情中人。“无论是外表还是说话的腔调,都能感觉到他的粗犷,毕竟他原来是工厂仓管的工人,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因此,与一众气质儒雅的专业人士站一起,在市场上摸爬滚打、“非科班”出身的杨百万会显得格外显眼。
“但粗犷只是表现,他是一个十分低调、细腻的人,如果不细腻,怎么在股市上‘叱咤’这么多年。”姚上毅说。
杨百万只有初中学历,并且毫无金融理论知识功底,但如果换个角度看,杨百万的“非科班”出身,或许恰恰也成了他的优势。“如果当初以科班式的、教科书式的思路去买卖股票,肯定是不行的,老杨的优势更多的是市场中实践经验。实际上,在国内证券市场刚开始的时候,整个市场并没有一个理论指引。像老杨这样的实践派对市场的理解往往更充分,更有经验。”
实际上,赶上中国证券市场行情的不只有杨百万一个,在他的背后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敢闯敢拼的那一群人。“像杨百万这样抓住财富机会的实践派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投资白银、投资期货的,怀揣几百元变成身价上千万的都有,杨百万不是最厉害的。”
曾经被誉为“中国巴菲特”的林园就是其中之一。林园最初就是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几个营业部之间,反复操作最初的8000元,慢慢地8000元变成12万元。1992年,林园的股票市值已超过1000万元。
“但老杨为何最为知名?是因为他作为中国第一批投资者,最先参与到市场的投资当中,也渐成为中国股票市场散户代表之一。”姚上毅说。
杨百万在淡出 A股在进步
杨百万见证中国股市的发展,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倾家荡产,一轮轮的大浪淘沙下,同时代最早那批活跃的股民中,只剩下以杨百万为代表为数不多的人还在市场上博弈。杨百万在他的书中序言写出:“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
杨百万发自内心热爱股市,他甚至给孙子起名“杨线”,小名“涨停板”,多次感谢股票市场对他的“培养”,并自称自己只是政策的受益者。“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你的机会,我老了,我特别想告诉年轻人,一定要捕捉到属于你们这代人的机会。”“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捕捉机会。”
杨百万是中国证券发展历史上标志性的个体股民,1998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他的股票市场实战经验至今被广为流传,比如“稀里糊涂赚钱的人,一定会稀里糊涂地赔钱”“吃鱼不吃鱼头和鱼尾,只吃中段”,“我不是股神,我不是股评家,我是标标准准的散户。做散户不可悲,但千万不要做散户中的傻户”。
姚上毅认为,尽管时代不一样了,股票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杨百万部分的投资理念在如今依然实用。“比如他对股市的谨慎、对资金的把控,还有分散投资的理念,在今天都值得借鉴。”
“杨百万的年代,在股市上取得成功都是非常偶然的。中国股市早年在不成熟、没有规模的情况下,出现几个杨百万的情况都是非常偶然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在走向成熟,投资者们也在走向成熟,所谓的“股神”将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