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逻辑兑现,银行股业绩步入上升周期(少数派投资)
来源:少数派投资
我们看好银行股的逻辑在于,主要银行已处在不良周期的出清阶段,疫情加快了存量风险暴露,监管指导将行业风险出清时间点拉近,减值损失计提力度下行会推动盈利拐头,银行股将出现业绩、估值双升。
从最新发布的一季报来看,上述逻辑正在逐步兑现:
减值损失/营收逐季改善
压制消除贡献利润增长
2012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一轮系统性的不良爆发周期,拨备计提持续高增、构成压制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
以四大行+主要股份行为样本,2012-2020H1减值损失/营业收入从8.78%持续提升到了31.82%,银行净利润增速与之此消彼长。2020年二季度,在监管指导下,该比例飙出了历史极值。
我们认为,由于存量风险的充分暴露,银行的信用成本将会持续下降,带来净利润增长的回升。
最近几个季度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2020Q2-2021Q1减值费率分别为31.82%、30.75%、28.53%、27.09%,净利润增速随之的逐季改善。
从业绩归因来看,减值损失计提开始推动银行的净利润增长,2020年上半年该因素一度拖累22.99%、全年压制9.86%,2020Q1正向贡献了2.31%,随着行业风险出清,减值费率下行带来盈利持续回升可期。
基数效应弱化息差企稳
投资损益扰动营收增长
今年一季度,在资产规模同比扩张8.08%的情况下,四大行+主要股份行营收仅增长3.47%。事实上,银行息差去年下半年便已企稳,但去年一季度的较高基数导致同比下降,未来将逐季好转。
以建行为例,2021Q1净息差为2.13%,较上年同期下降13个bp,去年疫情下,LPR两次下调、上半年贷款利率下降较多,但去年3季度开始,该行息差已逐步企稳,今年1季度环比略有下降主要系按揭重定价一次性因素所致。
工行披露,去年4季度息差为2.1%,2021Q1为2.14%,息差在回升。
目前,LPR已经连续12个月没有变化,据银行反馈,中行一季度新发放贷款利率较去年4季度提升2个bp,交行新发放对公环比提高17个bp,邮储3月份新投放的非信贷资产加权平均收益同比上升了74个bp,招行认为后几个季度贷款利率会比一季度有所回升。
需求方面,4月份新增企业中长贷6605亿、同比多增1058亿元、占到新增贷款的45%(19、20年同期为28%、33%),实体经济需求旺盛。随着贷款利率回升以及基数效应的弱化,息差因素对主要银行营收同比增长的压制将会解除。
另外,不少银行的投资收益变化也对营收构成较大扰动。
例如中信银行,21Q1总资产扩张了10.71%、营收却只增长0.79%,主要原因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分别同比下降了26.3%、35.8%,剔除两类收益后,营收实际同比增长6%。
2020年一季度,央行三次降息、两次降准,10年期国开债从3.14%降到2.59%、下降了55个bp,利率下行导致各家银行投资债券的公允价值在去年一季度大幅增加,而今年债市震荡,投资收益远低于去年,投资收益变化对营收同比增速仅构成扰动、不可持续。
从全年来看,2021年主要银行营收增长会持续改善,为利润释放打开空间。
优质区域银行出清明显
利润高增具备持续性
2020Q1银行业绩分化较大,部分落后银行加速出清,优质银行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双两位数增长,同时一些区域性中小银行业绩亮眼:
江苏银行净利润增长22.79%、成都银行增长18.1%、杭州银行达到16.33%……业绩高增的同时,它们的资产质量也在持续改善、拨备计提有望持续反哺,利润高增具备可持续性。
相比全国布局的大行及股份行,区域性中小银行的竞争力往往被忽视。
当地市场往往是地方性银行主导,例如成都银行在成都市的新增市场份额上排前2位,苏州银行存款在当地排名仅次于四大行,长沙银行存贷款增速全省最高。
今年1季度,上市城商+农商行平均不良率仅为1.27%、明显高于同期大行+股份行1.43%的水平;2003年以来,五大行总资产占比从59.72%下降到38.8%,区域性中小银行市场份额较快扩张。
存量风险出清的确定性是选择银行股的首要因素。
历史上,部分区域不良资产暴露较早、处置更快,潜在风险更快出清,业务集中在这些区域的银行净利润增速也会率先拐头,这是银行业不良出清初期阶段的特征。
如下图所示,东部区域部分省份14-15年不良率就已经见顶、持续回落,对应区域的优质上市行资产质量更好,经营业绩也更早见拐点。
综上所述,主要上市银行21Q1的经营情况印证了我们此前的推演,疫情并未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反而加速了历史存量风险的出清,减值费率下行将成为银行利润增长释放的确定性动力。展望全年,银行业绩有望逐季向好,越来越多的银行正迎来双击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