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伪市值管理套路“迷人眼”
●本报记者李良
前私募人士叶飞日前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公开爆料,声称自己作为中介,撮合某券商资管与某“庄家”操纵上市公司中源家居股价,并从中收取中介费。此举震动了市场。据记者从多个渠道采访发现,这种以市值管理为外衣,动用机构资金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现象颇为普遍,上市公司、多重链条的中介、公私募以及券商自营等各类机构均卷入其中,受益者多为少数个人,但受害者往往最终是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
记者发现,一般而言,机构参与此类伪市值管理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大宗交易、机构高位接盘、联手“坐庄”、锁仓,隐蔽性较强。在监管手段和技术日趋成熟的背景下,这种伪市值管理牵涉的利益链条也逐渐拉长、所规划的时间也相应变长,更加具有迷惑性。
实现路径有玄机
原券商投行人士张强(化名)曾经近距离接触此类市值管理业务。他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普遍都有市值管理的需求,而根据需求的出发点不同,承接此类市值管理业务的中介一般会规划出不同的实现路径。
这位人士指出,大部分伪市值管理产生的背景是大股东出现了强烈的减持需求,但又不希望股价短期暴跌,因此需要中介寻找接盘人,而各类有公募或私募产品的机构一般是首选。
基于减持的市值管理业务会根据时间长短,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张强告诉记者,如果大股东短期减持需求强烈,一般会推荐使用大宗交易的方式。在这个模式中,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压力转移到了机构身上。从历史上此类个股的表现来看,机构在二级市场拆单卖出股票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股价的缓步下跌。换句话说,机构承担了亏损的风险。
“因为这种属于短平快的方式,所以中介要的对价也会比较高。当然,这些钱最后会被利益链条里的各个参与方瓜分。”张强说,“由于机构有较高的交易技巧,以及内部产品协同消化的能力,一般人看不出其中存在利益交换,隐蔽性很强,很受中介青睐,市场上存在大量以此为生的‘掮客’。”
不过,据了解,也有少部分情况下,中介会采用迅速拉升个股股价,然后机构高位接盘大股东所抛售筹码的模式,来实现大股东减持需求。但张某表示,这种方式过于急功近利,股价波动太过明显,比较容易被监管发现。因此,除非有特别大的利益对价,否则,机构极少会愿意参与这种交易。
但如果大股东减持的时间规划在半年甚至以上,中介一般会推荐多家机构联合拉升的模式。这种模式相对更普遍,即资源丰富的中介会找自己信任的一家或多家机构,通过多次反复买入的方式,缓步将股价拉到一个高位。与此同时,上市公司配合不断出利好,而券商研究员则在股价相对高位时,开始频频发布研究报告,打造出一个基金机构重仓持有的优质个股形象;然后上市公司股东可以选择在拉升期分批次减持;最后在市场情绪狂热时,基金机构也将筹码卖给散户,实现“割韭菜”。
“这是中介最喜欢的模式,时间长、隐蔽性强,不容易被抓住把柄,而且可以承接非常大体量的大股东减持需求。虽然最后牺牲了散户的利益,但却实现了大股东、上市公司、中介和机构的四方共赢,利润非常丰厚。”张强说。
除了上市公司外,伪市值管理中还存在一种情况,即许多中小上市公司的流通盘中已经进驻了一个筹码众多、足以操纵股价的资金方,它们实质上承接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需求,即俗称的“庄家”。但有时候,这类“庄家”的资金实力有限,不足以将股价有效拉升至目标位,需要找到一些合作资金进行“锁仓”。此时,中介就会介绍机构参与“锁仓”。
具体来说,即在合作方商议的价格范围内,机构买入该上市公司股票后,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不卖出股票。而当这份“锁仓”承诺生效后,该上市公司实际可流通的股票数量会锐减,而“庄家”的资金和筹码操纵股价的能力就会大增,从而通过操纵股价的方式来实现市值管理的目标。
变窄的“通道”
张强告诉记者,伴随着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以及机构资金向头部集中趋势的加剧,大批中小市值公司的二级市场交易非常不活跃,大股东减持难度激增,使得大股东的持股市值成为“纸面财富”。这是伪市值管理业务十分活跃的根本原因。
“因为市场越来越大,想从中分一杯羹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链条也拉得越来越长。”张强告诉记者。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利益链条拉长的同时,中介想找到合适的基金机构也越来越难。
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就明确向记者表示,对于这种业务,基金公司内部心知肚明,所以大部分基金公司都会严格规范投资流程,让基金经理的操作更加透明化,想悄悄地接盘已经不可能。
“基金公司都有股票池,一般来说,基金经理买卖股票,只能在股票池中选,股票池以外的个股买卖,需要履行流程,那就非常扎眼了。如果里面掺杂了个人利益,其实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而即便采用个股入池的方式,也需要研究员进行调研、并经过集体讨论后方能入池。基本面很差的股票基本没有这个机会,基金经理想借机牟利的概率不高。”该基金经理对记者说,“更何况,现在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待遇都不差,大家犯不上去冒这个险。”
张强也赞同这位基金经理的观点。他告诉记者,现在中介机构想找到公募基金来参与伪市值管理业务越来越困难,尤其是那些基本面不好、纯粹需要高位接盘的业务,大中型基金公司基本不做考虑。
据了解,信息披露不透明的私募基金等已成为中介们攻坚的对象,而一些此类从业人员也颇有参与市值管理业务的兴趣。
新的“信息差”
这种少数人牟利的伪市值管理,不仅通过“做局”让散户蒙受损失,也在实质上制造了A股市场新的“信息差”,影响投资者对信息披露制度的信任。
一位从公募转行私募投资的基金经理指出,伪市值管理的核心是让少数人牟利,但在上市公司基本面较差的背景下,这种牟利其实是在“零和游戏”甚至是“负和游戏”下进行的,少数人牟了多少利,就意味着普通投资者蒙受了多少亏损。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违规,也在相当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的价值观、破坏了A股发展的基石。
但在一位资深个人投资者眼里,伪市值管理所挑战的,不仅仅是法律法规的底线,还有对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冲击。他指出,在监管层的努力下,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投资者已经可以根据公开的信息披露进行合理化投资布局,构成A股市场至关重要的“信任基石”。但伪市值管理在本质上建立了公开信息披露之外的另一套“信息”,而这些信息只为少数人掌握,并构成盈利的根本来源。这种新的“信息差”如果泛滥,最终会引导投资者再度热衷于追逐所谓的“内幕信息”,极大地破坏掉公开信息披露的“信任基石”。
该投资者建议,作为影响上市公司股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业务应该“阳光化”,强化市值管理的公开信息披露。监管层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市值管理中每一个足以影响股价短期和中长期波动的要素,予以强制性的信息披露。这样一来,不仅消弭了伪市值管理制造的“信息差”,同时也让市值管理回归初心,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