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357亿元!北向资金节后加仓两大板块,市场“破局”时刻快来了?
文 汪友若
上周,A股主要股指震荡筑底,上证指数周涨幅0.4%,深证成指当周涨1.2%,创业板指涨2.77%。在震荡过程中,市场也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估值回归相对合理区间、创业板成交回暖、配置型北向资金入场等。
机构分析认为,当前市场与2018年时有着本质区别,待悲观情绪宣泄接近尾声后,基本面因素或将重新成为“破局”的关键。
北向资金加仓“低估值”
自春节后首个交易日至今,A股大盘持续震荡,但北向资金却维持了连续3周净买入的趋势。自2月18日至3月26日,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357.74亿元。且从单周净买入额来看,北向资金的加仓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
Wind数据显示,自2月18日以来,北向资金持股比例上升的行业有金融、地产,其余行业持股比例均在下降。
具体来看,北向资金在Wind金融行业的持股市值占行业总市值的比重上升了0.03个百分点,在Wind房地产行业则上升0.01个百分点。而其余行业中,Wind可选消费遭减持最为明显,其持股市值占行业总市值比重下降0.38个百分点。
从个股看,北向资金节后在金融行业中重点加仓银行及保险。建设银行、江苏银行的北向资金持股量分别提升了15.52%和24.53%。保险股方面,中国太保的北向资金持股量增幅达10.03%。此外,房地产板块中,万科A获北向资金加仓逾4000万股,增幅超过7%。
此外,不同于对银行及保险的普遍加仓,北向资金对券商板块则保持谨慎态度。如头部券商中信证券的北向资金持股量降幅达6.55%,华泰证券的持股降幅达到了12.78%。今年1月曾大涨的互联网券商龙头东方财富节后也遭北向资金减持超过1800万股,持股降幅4.19%。
粤开证券策略团队统计显示,北向资金持续流向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大金融板块,近1个月银行股获得净流入近百亿。同时,医药生物板块近日也获北向资金加速流入,值得关注。
粤开证券表示,从历史情况看,配置型北向资金更偏向于长线投资及左侧交易。因此,对右侧趋势交易型投资者来说,目前可等待企稳信号进一步明确。
今年与2018年有何不同?
从K线图看,市场在今年春节后的走势与2018年时有些“形似”。不过,机构认为,当前情况与2018年比仍有较大的差别。
开源证券牟一凌策略团队表示,不论是“稳杠杆”还是经济复苏方面,今年都比2018年存在更多积极因素,因此市场将“上有顶,下有底”。
开源证券认为,一方面,当前的信贷资源可能进一步向制造业释放。同时,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绿色债券发行得到鼓励,为符合条件的企业融资又开辟了一条通道。
另一方面,2021年全球经济的名义增长较高,而各国财政仍将维持宽松,如美国在通过1.9万亿财政刺激法案后,进一步商议3万亿基建法案,需求端存在支撑点。
海通证券荀玉根策略团队则从基本面和流动性着手分析,认为今年与2018年不同。海通证券表示,2018年市场下跌的本源是企业盈利七个季度回升后出现回落。而目前企业盈利才回升了两到三个季度,从全年看,A股上市公司盈利仍有望保持高增长,全年整体净利增速或达15%至20%。
在流动性方面,今年宏观流动性较去年边际趋紧,但相对温和。微观看,股市流动性较为充裕:截至3月26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已累计发行偏股型基金9229亿份,海通证券通过市场大跌大涨日基金净值的波动统计基金建仓情况测算得出,今年以来尚未建仓的基金有8000亿。此外,目前约有480只偏股型基金已通过审核但尚未发行。
基本面因素将成“破局”关键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节后投资者情绪面的担忧和实际情况出现了三重背离:对基金赎回和负反馈高度焦虑,但渠道调研显示,日均净赎回率不到0.2%;对美债利率高度敏感,但实际上,海外市场震荡远弱于国内;对美元周期逆转、资金流出高度紧张,但实际上,外资依旧保持流入。
中信证券表示,随着过度悲观预期得到修正,预计4月国内投资者对内外部宏观流动性因素反应钝化。当前悲观预期顶点已现,4月投资者情绪及行为将趋于平静,但市场形成新一轮持续上涨还需要时间,基本面将替代流动性成为破局因素。
兴业证券王德伦策略团队同样表示,估值向下,盈利向上,波动加大,回归业绩基本面,更加注重短期业绩落地和兑现而非“中长期的故事”,这是当前市场的重要特征。
现阶段,结合年报、一季报优胜劣汰,估值在合理区间、公司业绩符合或超预期的方向,将值得重点关注。经济复苏,全球共振,盈利提升,是当前市场最大的确定性。